9月20日,景德鎮高新區在昌江區高級職業學校多功能報告廳舉辦南昌航空大學航空製造産業學院(以下簡稱“産業學院”)揭牌儀式。景德鎮市委副書記、市長胡雪梅,南昌航空大學黨委書記李德平,南昌航空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郭正華,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昌江區委書記倪衛春,市政府秘書長黃建平,市政府副秘書長夏鋒以及南昌航空大學及景德鎮市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代表出席儀式。高新區、昌江區及産業學院師生代表200余人參加儀式。儀式由景德鎮市副市長、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羅文軍主持。
揭牌儀式現場 攝影 蔡翀
倪衛春在致辭中向蒞臨儀式的領導、嘉賓表示感謝,向産業學院的120余名師生表示熱烈的歡迎。他指出,南昌航空大學航空製造産業學院的落地,是景德鎮航空産業發展的大事,是全市教育發展的喜事,更是高新昌江兩區融合的再次積極探索,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産業學院的落地要首先衷心感謝南昌航空大學對高新區的關心厚愛。今天得以正式落地揭牌,是經過多方近半年時間努力的結果,産業學院已成功列入教育部、工信部20個標準化建設的産業學院之一;産業學院的落地,填補了培養高技能航空人才平臺的空白,對於高新區來説,期待已久。産業學院的校企合作機制,將打造一個集高品質生産、崗位技能競賽、生産技術創新于一體的實體性人才培養創新平臺,不斷提高技能人才與産業需求的匹配度,可以長期為高新區航空企業提供穩定的人才鏈供應;産業學院的落地,注入了航空産業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未來,産業學院將成為景德鎮市集航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企業服務、學生創業等功能于一體的示範性人才培養基地,造就一批航空産業急需的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高素質人才,推動人才培養與就業的無縫對接,有效降低人才培養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為景德鎮航空産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實現“校地企”三贏;産業學院的落地,需要持久真誠的服務。
倪衛春在致辭中鄭重承諾:“園區是産業學院後勤保障的第一責任人,産業學院的事就是我們自家的事。”他表示,為了當好這個“娘家人”,園區各級責任部門要積極謀劃、精心組織、協同合作,全方位、全過程靠前抓服務、抓落實,全力為學院師生營造便捷舒適、安全溫馨的生活學習環境。
郭正華對南昌航空大學航空製造産業學院的揭牌表示祝賀,他表示,今年2月份政校企三方簽訂了聯合建設航空製造産業學院的協議,並先後成功獲批江西省重點産業學院和工信部專精特新産業學院,這既是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大背景下的戰略選擇,也是政校企合作和面向産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的一種全新探索,更是助推學校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舉措。他指出,一是緊緊圍繞江西省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的部署,以“1269”行動為牽引,主動對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企業技術創新要求,把握行業人才需求方向,完善教學鏈結構和人才鏈設置,最大程度地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與區域經濟建設需求的精準匹配;二是以企業需求為目標,著力打造共建、共管、共享的責任共同體,鼓勵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到教育教學各環節,以産業需求為引領,構築富有産業特色的專業集群和交叉學科促進人才培養與産業需求緊密結合,為地區産業提供科技支撐;三是大膽探索,深入研究,加強特色教育,探索性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改進教育教學觀念和方法,引導學生形成面向地區産業發展、提升解決複雜工程能力為導向的學習預期,培養貫通産業和學術發展的複合型、創新型人才。
企業代表江西昌興航空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就加強與産業學院的合作與建設作了發言。學生代表也作了表態發言。隨後,胡雪梅和李德平共同為“南昌航空大學航空製造産業學院”揭牌。
南昌航空大學航空製造産業學院的成立是多方加強合作、打造政校企一體化綜合育人平臺的良好開端,航空製造産業學院將在景德鎮高新區辦出水準、辦出特色、辦出品牌辦出影響力,成為政校企共建、兩區深度融合的典範,為景德鎮航空製造産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與科技支撐,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做出積極的貢獻。(文 曹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