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的“鄉村紅”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11-27 10:26:28

  11月26日,由江西省委網信辦主辦、江西新聞客戶端承辦的“賡續紅色血脈 傳承奮鬥精神”網上主題宣傳活動走進吉安市。采風團先後走訪了吉安縣和萬安縣,深刻感受到“鄉村紅”正在“點亮”鄉村,帶動村民致富,助推鄉村振興。

吉安市的“鄉村紅”_fororder_圖片1

采風團在吉安縣油田鎮延福記憶紅色教培基地參觀

  多方發力 讓紅色文化亮起來

  吉安縣油田鎮是土地革命時期延福革命根據地的發源地和核心區域。26日上午,采風團來到油田鎮了解到,為了讓紅色文化“亮”起來,油田鎮多方發力,重點做好兩件事:一是打造一個延福記憶紅色教培基地,客觀介紹延福革命根據地的巨大貢獻和歷史地位;二是圍繞油田村、丁田村等紅色名村以及蔡順禮、曾光明將軍舊居等紅色遺址,挖掘紅色文化故事,促進紅色文旅發展。

  隨後,采風團來到吉安縣萬福鎮井頭村羅石冰故居參觀。為了弘揚羅石冰革命精神,萬福鎮于2018年3月開工對羅石冰故居進行修繕,歷時2個月,耗資100萬元,2018年5月27日正式開館。目前,羅石冰故居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少先隊員入隊宣誓地,被列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26日下午,采風團來到萬安縣羅塘鄉,參觀了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康克清故居、萬安暴動舊址、曾天宇故居;接著又前往枧頭鎮蘭田村,參觀了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獨立第五師舊址。據了解,萬安縣對萬安暴動舊址以及康克清、曾天宇、張世熙等一批名人故居進行復原打造,讓紅色文化“亮”起來。如今羅塘鄉的村背村和羅塘村,已被列入江西省紅色名村地圖紅色地標。

  因勢利導 讓紅色資源活起來

  一處處革命遺址遺跡,就是一座座不朽的豐碑;一處處紀念設施,就有一個個感人的事跡。吉安市借勢發力,因勢利導,大力發展紅色經濟,將紅色資源轉變為“紅火産業”。

  為了充分利用好延福暴動紅色文化,油田鎮投資10275.39萬元,打造用地約200畝的延福景區,計劃工期為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其中爭取專項債資金6000萬元,做大做強延福暴動紅色旅遊品牌,打造“紅色名鎮”,全面提升紅色油田知名度。

  近年來,吉安縣以紅色旅遊為抓手,全面開展紅色遺址遺跡保護開發,全縣21處革命舊址得到修繕,永和錦源、登龍朗石、官田田南、萬福井頭等10座紅色名村成為紅色研學陣地。同時,該縣還推出紅色旅遊專線,從官田“四·九”暴動舊地,到縣革命烈士紀念館、縣人武部軍事歷史展陳館、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軍人事跡展示館、文天祥紀念館、將軍公園(雙擁主題文化園)、羅石冰故居、曾山故居,最後到吉州窯雙擁示範街。今年一季度,該縣接待遊客240余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39%,旅遊綜合收入22.75億元。

  萬安縣將康克清故居片區、紅色文化陳列館、萬安暴動行動委員會舊址、曾天宇故居等串聯起來打造為“紅色羅塘”;大力實施紅色名村創建和升級行動,復原張世熙故居,打造窯頭鎮夏平村紅色名村,村背村升級為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

  枧頭鎮蘭田村紅色底蘊豐富,至今留有紅一方面軍獨立第五師舊址、紅軍後方醫院遺址、東鄉暴動指揮部舊址等多處革命遺址。萬安縣充分利用蘭田村獨有的“紅、古、綠”資源,統籌資金220多萬元打造出特色鮮明的紅色鄉村旅遊點,並被評為“江西省3A級鄉村旅遊點”和第三批省級紅色名村;同時設計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主動融入井岡山—遂川—萬安紅色旅遊圈,形成紅色旅遊“引爆點”。僅今年國慶黃金假期,全縣接待遊客130.6萬人,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3029.07萬元。

  近年來,吉安市充分拓展“紅色+”功能,將紅色文化與研學旅行、鄉村旅遊、康養度假、文化創意相融合,一個個獨具特色的紅色景點精彩呈現。隨著“紅色+”效應的放大,最直接的體現是群眾錢袋子越來越鼓。僅為參與“紅軍的一天”紅色旅遊拓展項目學員提供食宿一項,井岡山市茅坪鎮壩上村村民戶均增收2.3萬元。據不完全統計,吉安旅遊直接從業人員8萬餘人,間接從業人員40余萬人,旅遊業發展帶動全市7萬多人就業,年人均增收4000多元。今年國慶假期,吉安市累計接待遊客1120.12萬人次,同比增長349.19%,同比2019年增長19.80%,累計旅遊收入90.48億元,同比增長393.07%,同比2019年增長19.52%。

吉安市的“鄉村紅”_fororder_圖片3

小學生在羅石冰雕像前肅穆敬禮

  以紅促綠 讓綠色發展快起來

  吉安縣萬福鎮井頭村黨支部不斷傳承紅色優勢,高品質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真正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産業競爭優勢和鄉村發展優勢。村黨支部謀定而後動,選取了前景良好的肉雞養殖産業,採取“黨支部+龍頭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和龍頭企業鑫眾公司合作,共養殖肉雞12萬羽,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帶來經營性收入10萬餘元,同時還發展了百香果等特色産業,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效、促進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萬安縣羅塘鄉堅持從紅色歷史中走來、向綠色發展中走去,持續強化黨建引領,因地制宜培育富民産業,創建羅塘紅農業發展公司,設立供銷集配中心,盤活村背蔬菜加工廠,累計建成産業基地6個、家庭農場27個、合作社29個,以“支部引領+紅色能人帶頭+群眾參與”方式,打造了蔬菜種植基地、高産油茶基地等特色産業基地。2022年,羅塘鄉6個行政村的村級集體經濟平均收入突破28萬元。

  羅塘鄉還積極發揮黨建“紅色引擎”作用,探索“黨建+紅色治理”新模式。兩公里的村背河,一頭是山村,一頭是贛江。為守護一江清水北流,羅塘鄉提出“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網”工作思路,進一步完善革命老區基礎設施建設。現在的村背河,村頭的水泥鄉道寬敞整潔,紅色村莊煥發出新的容顏。

  近年來,吉安市堅持以紅促綠,以井岡紅帶動産業紅,做好“土特産”文章,大力推動“井岡山”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目前品牌授權企業已達130家,在北京、深圳、廣州、東莞等省外城市建立旗艦店10余家。2023年8月,吉安市組織30家“井岡山”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授權企業,攜糧油、蔬菜、果業、茶業、畜禽等八大産業200余種優質農産品亮相第9屆國際現代綠色農業博覽會,現場産銷對接簽約1.36億元,並攬獲諸多獎項。如今的吉安,鄉間的水泥路蜿蜒向前,村裏的農家新居錯落有致,一個個致富産業勢如破竹,一張張幸福笑臉燦爛綻放。在紅色文化的引領下,革命老區吉安正沿著紅色的致富路,邁出鄉村全面振興的新步伐。(文/圖 許海衛)

編輯:鐘薇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