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江西綠色生態)(以下簡稱“創新基地”)理事會成立大會在南昌召開。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譚文英出席會議並致辭。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原一級巡視員徐長興,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原二級巡視員、中國標準化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郭大雷作生態文明專題報告。
大會開幕現場
成立理事會是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江西綠色生態)進一步完善組織架構,健全“開放、合作、創新、共享”的運行機制的重要舉措,對創新基地提高協同發展能力、提升標準研製水準、促進生態文明成果轉化具有重要意義。譚文英在致辭中對理事會成員單位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希望理事會成員單位提高站位,全力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二是希望理事會成員單位精於協同,將理事會人員、機構的“物理融合”轉化為工作、項目的“化學融合”,攜手推進創新基地生態文明標準化重點項目。三是希望理事會成員單位聚焦重點,在推進工業領域節能降碳、完善綠色製造體系、強化數字化綠色化標準支撐等方面下功夫,以綠色轉型行動推動“1269”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譚文英上臺致辭
徐長興在大會上闡述了完善綠色發展標準化保障對築牢生態文明發展基礎的重要性。他提到,目前碳達峰、碳中和標準的建立仍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基礎通用標準、加強重點領域碳減排標準等,市場監管總局已牽頭完成《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
在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方面,徐長興指出存在標準系統性不強、子領域發展不均衡、與科技創新融合不足等問題,並提出應開展好完善自然資源基礎通用標準,加強土地資源、礦産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他還強調,快遞綠色包裝是當前應重視的問題,強化綠色消費標準引領是未來方向。同時,他詳細説明瞭“兩個方案”的要求,包括以標準提升牽引以舊換新、以標準升級促進高品質發展。
徐長興臺上發言
會上,郭大雷就生態文明標準化趨勢與要求作了詳細説明,他指出,標準化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支撐和引領作用,能夠有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和精細化,將顯著提升建設實效、傳承建設經驗、降低建設成本、保障與改善民生。而全國生態文明標準化存在以下現狀:一是尚未形成以生態安全為導向的標準體系;二是現有標準以政府主導制定為主;三是現有標準在各領域分佈不均衡;四是部分標準更新較慢,無法滿足生態文明建設快速發展的技術要求。
他説,在國家全面推動建立健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之際,江西省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國家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唯一省份,在構建綠色生態標準體系、認證體系、檢測體系、推廣體系,並基於實踐經驗參加國際、國家標準制定方面,具有機遇優勢。因此江西接下來的任務是:依託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江西綠色生態),建立“江西綠色生態”標準體系;建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技術體系、評估機制、政策機制和法規標準;制定發佈“江西綠色生態”認證標準60項以上;制定發佈減污降碳、節能增效、生態保護修復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地方標準40項左右;探索制定生態産品價值評估標準,為項目規劃、環評、驗收等提供參考。
郭大雷上臺講話
會議指出,下一步,創新基地將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聯合理事會成員單位,緊密圍繞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建設的戰略定位,優化創新運行模式和工作機制,強化標準化與制度建設、科技創新、産業升級協同發展,充分發揮標準的技術支撐、規範指導、引領推廣作用,助力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為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貢獻更大的力量。
現場的參會人員
貴州省標準化院、海南省檢驗檢測研究院、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同志以及來自省內高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學會的單位代表和專家等110余人參加大會。(文/圖 鄧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