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省南昌縣武陽鎮聚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緊緊圍繞辣椒産業做文章,推動基層黨建與特色産業深度融合,完善全産業鏈模式,實現辣椒産業現代化轉型、品牌化升級,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南昌縣武陽鎮辣椒種子培育基地 攝影 鄧全生
黨建引領,激活發展引擎
位於武陽鎮蕉湖村蔬菜種植基地裏,一壟壟辣椒植株整齊排列,枝頭辣椒青翠欲滴,村民穿梭其中採摘,一派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
辣椒作為典型的“短、平、快”特色種植産業,經濟效益好,帶富能力強。武陽鎮黨委把“致富椒”作為“書記領航”項目,按照“黨建搭臺、企業唱戲”的思路,在原有3家本土種業企業基礎上,以商招商引進種業企業4家,成立種業聯合黨支部。建立聯合黨委聯席會議制度,組建政策宣講、技術指導、産業研發、生産銷售等黨員先鋒隊,推動辣椒産業整體佈局協同發展、互促共進,以黨建“軟實力”為産業發展提供“硬支撐”。“聯合黨支部定期召開産業推進會,由黨員解讀最新出臺的産業政策法規,分析産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探討解決方案。”武陽鎮種業聯合黨支部書記萬仁海説道。
南昌縣武陽鎮幹部在江西大家族種業公司調研盆栽觀賞椒培育情況 攝影 鄧全生
武陽鎮實施“雙培雙帶工程”,引導聯建企業開展黨組織負責人和車間負責人“雙向培養”,將技術人員培養納入黨組織人才培養整體規劃,制定個性化培養計劃和目標,明確業務能力提升的方向和重點,提供學習機會和成長條件,幫助專業技術人員向複合型人才發展。2022年,1家種業企業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國家新品種示範評價基地”。如今,武陽鎮種業企業年銷售雜交辣椒種子3萬斤,佔全國市場份額的10%,年推廣辣椒種植面積50多萬畝,營業額超過5000萬元,讓“小辣椒”種出了“大産業”。
多點支撐,延伸産業鏈條
為進一步增加辣椒産品附加值,武陽鎮在延伸産業鏈條上想辦法、找路子,緊抓國家種業強縣、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等惠農政策,整合省級種業強鎮、鄉村振興産業資金等,構建育苗、種植、加工、購銷“一條龍”服務體系,實現辣椒産業提質增效。武陽鎮種業聯合黨支部協調相關企業與4個村組成生産聯盟,根據村民種植意願,由企業按需配種、統一收銷。同時,引導企業從研發端、種植端向銷售端、加工端發展,打響辣椒特色品牌。
村民在公司採摘辣椒 攝影 鄧全生
在辣椒産業園,可以看到鮮椒經過清洗、分揀後,被送入生産線:一部分烘乾後製成辣椒絲、辣椒圈,另一部分篩選後送往辣椒醬加工廠。生産車間散發著“椒”香的味道,流水線上鮮辣椒和幹辣椒分流進出、源源不斷,村民分工協作,裝袋、封口……現場一片熱“辣”景象。辣椒經過一道道工序,在被“吃幹榨盡”的同時,實現了“身價倍增”。武陽鎮支持企業做大一産、補齊二産,不僅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還為村集體和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企業給村民創造1200多個就業崗位,人均增收3萬餘元,村集體每年也有10萬元收入。”蕉湖村黨總支書記伍永兵説。
以椒為媒,寫好農旅新篇
武陽鎮按照“支部+企業+農旅”的模式,拓展辣椒産業和現代生態觀光旅遊業態。依託科技園辣椒種子之芯平臺、中國贛菜辣椒博物館,打造集休閒觀光、研學實踐、科技實驗于一體的高科技種業培育田園綜合體。600平方米的辣椒博物館,分為椒史、椒業、椒緣、椒點、椒夢等板塊,以辣椒為主線,講述中國辣椒發展史、不同品種辣椒的作用與價值、辣椒育種的經歷階段,以及辣椒種子之芯對科技農業的重要作用。
學生參加“享特蔬”多彩嘉年華活動 攝影 鄧全生
在辣椒種植區,大片的辣椒枝繁葉茂、果實纍纍,遊客可以親手採摘辣椒,感受收穫喜悅,體驗從田間到餐桌的新鮮與樂趣;在育苗中心,專業人員深入講解育秧知識,包括種子處理、育苗技術,解剖一株秧苗的成長奧秘;在實驗室,高精度的儀器設備整齊排列,可以通過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的奇妙結構,體驗科學探索的樂趣,全方位感受農業科技的魅力與活力。武陽鎮邀請文旅、教育、科技系統和企業黨員志願者開展網絡科普直播,安排青年人才黨支部黨員指導研學活動,進一步擴大“椒”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農旅融合的創新發展之路,讓村民依託辣椒産業吃上旅遊飯、掙上旅遊錢,念活了鄉村旅遊“致富經”。(文 鄧全生 賈赟慶 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