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博物館舉辦了“守護文化根脈 傳承自然瑰寶”的親子研學活動,吸引二十余組家庭參與。活動通過生動講解和互動體驗,搭建起文化遺産與公眾對話的橋梁,引導社會各界認識保護遺産的時代價值,凝聚文化自信的力量。
講解員講解文化遺産保護的意義 供圖 湖口縣博物館
博物館講解員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為觀眾揭開了文化和自然遺産的神秘面紗。從世界遺産保護理念的起源,到我國完善的遺産保護體系;從敦煌莫高窟的千年壁畫,到三江源的生態奇觀,講解內容既豐富又引人入勝,讓觀眾深刻體會到保護遺産對延續民族記憶和守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意義。
活動現場播放了經典皮影戲《西遊記》中“三打白骨精”的片段。“皮影動起來跟活的一樣!”一位小朋友興奮地喊道,現場氛圍熱烈。
孩子們為皮影骨架人物上色 供圖 湖口縣博物館
手工製作環節更是將活動推向高潮。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家長與孩子共同拼接皮影骨架,為人物上色。紅袍金冠的孫悟空、粉面朱唇的白骨精在巧手下躍然而出。孩子們舉著親手製作的皮影在光影間舞動,讓傳統文化以鮮活的方式融入生活。
孩子們拿著親手製作的皮影合影 供圖 湖口縣博物館
“這種寓教于樂的形式特別有意義。”參與家長表示,“孩子不僅看得入迷,還能動手體驗,對傳統文化有了全新認識。”活動負責人介紹,這是今年舉辦的第二十三期“親子共學 博物啟蒙”社科普及活動,每次活動一經發佈,參與家庭的人數特別多特別積極,下一步,湖口縣博物館還將推出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讓文化保護的種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發芽。(文/圖 秦盈 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