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藥都”樟樹的中藥材種質資源圃裏,一株株看似普通的植物搖曳生姿,實則是一座座鮮活的 “活體基因庫”。這裡的每一粒種子、每一株藥材,都承載著一味藥的傳承、一個産業的命脈,更書寫著這片土地的振興未來。

中藥材種質資源圃 供圖 樟樹市融媒體中心
走進雙金種質資源圃,挂著飽滿果實的枳殼樹格外顯眼。作為樟樹道地藥材“三子一殼一皮一草”天團的核心品種,枳殼享受著全方位的“智慧待遇”:氣象監測、智慧灌溉、病蟲害預警等系統一應俱全。此外,水肥一體化設備、智慧感測器等科技設施,為道地藥材生長築牢了“安全屏障”。

氣象公園 供圖 樟樹市融媒體中心
“科學保護,優中選優,是我們守護種質資源的核心理念。”江西中藥材産業技術體系專家徐雲龍介紹,目前這裡已引進全國300多個中藥材種質資源,每一個品種都經過嚴格科學認證——無病蟲害、可實現道地溯源,確保完全適配樟樹的氣候與自然條件。在此基礎上,工作人員從百餘個品種中篩選優良種苗,開展良種繁育與規範化推廣,讓優質種質資源真正“活”起來。
這種保護性開發在樟頭紅母本園成效顯著。“該園通過收集保護100余棵30年以上樹齡的母樹,不僅實現了年産鮮果四五千斤的豐産,更建成了年育苗能力達30萬株以上的繁育基地,實現了從資源保護到産業開發的良性循環。”市園藝場場長杜志勇説道。

樟頭紅母本園 供圖 樟樹市融媒體中心
種質資源保護的意義,不僅在於優化現有品種,更在於挽救瀕危資源,開拓新的産業藍海。曾一度瀕臨消失的藥材九牛草,便是生動範例。科研人員歷經多年努力,從深山中重新發現其蹤跡,並成功攻克高山移栽與宿根繁育技術難關,使它在樟樹重獲新生。如今,九牛草已擴種至500畝,完成從瀕危物種到新興産業的轉型。
“無論是保護本土的‘枳殼天團’,還是迎回‘傳奇’九牛草,我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保護好每一粒道地藥材的‘根’,才能做強整個産業的‘樹’。”樟樹市農業農村局付小清總結道。
如今,在樟樹,從百畝種質資源圃到萬畝藥材生産基地,從本土道地藥材“天團”到“回歸”的瀕危物種,一粒粒種子正悄然萌發“金”色未來。目前,樟樹3個品種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超50萬畝。這些生長在“藥都”的藥材,不僅是治病救人的良方,更成為鄉村振興、富民強市的“金葉子”。

藥材生産基地 供圖 樟樹市融媒體中心
一粒種子,一個未來。種質保護,産業興“樟”!(文 陳勇 鄒水娟 楊昌 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