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完善業態佈局加快旅遊産業復蘇 做大紅海灘 唱響蘆葦蕩
來源:遼寧日報  |  2020-10-29 09:53:32

  核心提示

  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雙節”假期,到盤錦市旅遊人數達314.3萬人次,節日旅遊總收入實現16.37億元,同比增長3.2%。

  盤錦,擁有世界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的濱海蘆葦沼澤濕地,被評為“中國十大魅力濕地”;孕育了“天下奇觀”紅海灘和世界最大蘆葦蕩;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近年來,按照盤錦市委、市政府總體工作部署,積極推進全域旅遊産業發展,全力“做大紅海灘,唱響蘆葦蕩”,打造生態旅遊目的地城市。隨著濕地遊、鄉村遊、文化遊、溫泉遊、濱海遊、民宿遊、採摘遊、美食遊等旅遊業態的不斷完善,盤錦讓很多國內外遊客“走進一座城,就愛上這座城”。

  5A景區釋放品牌效應

  節日期間,新晉國家5A級景區——盤錦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成為域外遊客到盤錦首選的旅遊目的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十一”期間,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景區在全省6家5A級景區中,單日接待量及假日接待遊客總量均居第二名,較好地釋放了5A級景區的品牌效應。

  由於自然氣候影響,紅海灘曾經在2018年至2019年期間遊客量驟減。為了能讓遊客持久地看到這一抹震撼的紅色,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景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做大紅海灘、唱響蘆葦蕩”要求,景區運營堅持生態旅遊發展的同時,開展紅海灘濕地修復試驗研究,全面強化自然資源保護。

  盤錦市與中科院瀋陽生態研究所、大連海洋大學等相關科研院校和技術部門合作保護和恢復紅海灘區域的海洋環境及濕地生態系統。經過半年規模性修復,紅海灘面積今年達800公頃左右,形成了大面積的壯美紅色區塊。

  運營期間,盤錦文旅集團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景區,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推出旅遊聯票、走進周邊城市推廣,讓外地人了解紅海灘、嚮往這片海灘。不僅如此,今年2月9日,盤錦文旅集團在全國景區中率先發起愛心承諾:疫情過後,邀請全國醫護人員及援鄂醫護人員家屬免費暢遊紅海灘,並倡議全國景區都能加入到愛心接力中。僅20多天時間,就有全國2000多家文旅行業加入到行動中。新穎有心的“紅色承諾”,吸引了各大媒體記者爭相報道,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與共鳴,同時也帶動了新興産業崛起,成為文旅融合的新目標。這也為“十一”假期紅海灘的豐收打下了基礎。

  特色民宿“一房難求”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人們會將旅遊活動滲透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裏。假期、週末,越來越多的人寄情于山水,盡情遊玩。尤其是短途遊客的需求,成為鄉村民宿的主要經濟來源。

  “十一”假期,盤錦民宿市場多點開花、全線飄紅。榮興稻作人家民宿、七彩莊園鄉約民宿、北旅田園溫泉民宿等入住率始終保持在 100%,特色民宿“一房難求”。稻作人家更以優美的鄉村環境、精緻的特色民宿、完善的配套設施,吸引了域內外大批遊客紛至遝來。

  一村一景區。遊客走進民俗村,有民族特色、有吃有住有美景,在“遊中有學、學中有遊”中,領略民族風情。

  在相關配套設施齊全的榮興稻作人家民俗村裏,榮興博物館將“遼河口文化”注入民宿建設之中,將每間民宿打造成為一座“輕博物館”,提升民宿文化含量、文化品位,讓民宿成為展示家鄉歷史文化的窗口,讓更多遊客了解榮興。

  “民居—民宿—輕博物館”的轉變升級,打造出了榮興稻作人家民俗村的品牌。“輕博物館”的時尚概念,也成為榮興稻作人家民俗村的發展方向。與此同時,遊客可以在這裡體驗自助烹飪樂趣,體驗朝鮮族的禮儀、美食、舞蹈等民俗文化,以及傳統的草編文創和農耕稻作文化。隨著榮興稻作人家民俗村迅速發展,這裡已是東北地區規模較大的民宿村落,更在疫情之下成為了盤錦民宿旅遊的新亮點。

  打造“影視+旅遊”新地標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旅遊市場中家庭遊、親子遊仍然出現新增長。而盤錦市的北旅田園風景區不僅為遊客提供了獲得精神愉悅的場所,更讓遊客得到精神上的減壓。

  今年,北旅田園風景區通過升級改造,以新面貌、新主題、新旅遊模式重新亮相。目前的北旅田園大唐文化旅遊景區以史實為文化背景,讓遊客體驗到“一朝入北旅、一夢回千年”的穿越感受;同時,他們首創遊走沉浸式的夜遊新模式,打破框架式劇場的觀演關係,通過精心設計劇情、創意空間,為遊客獻上一場美輪美奐的盛唐夜宴。

  北旅田園風景區溫泉湯宿更是值得一提。景區在古城內全新投入了101間唐風湯泉民宿,11種不同主題民宿房型,一房一景、一戶一湯的設計特點,古樸典雅的裝飾,高科技的配套設施,專屬配套的民宿度假管家,讓遊客收穫了全新的旅遊新感受。

  北旅田園還結合鄉村旅遊特點,依託盤錦地域優勢,打造“一水貫全園”的水上觀光平臺。它不僅表現出大唐文化底蘊,更讓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感受到濃濃的田園文化,地地道道的盤錦味道,“影視+旅遊”的創新模式,廣受遊客好評,成為盤錦農業振興、農村發展的旅遊新地標。

  把生態資源變為産業資源,把生態資本變為富民資本,把生態優勢變為發展優勢。佔據自然美景和生態旅遊得天獨厚優勢的盤錦,用生態文明底色,支撐全市經濟建設與發展,讓“碧海藍天”變成了“生態紅利”。(劉奕菲 記者 劉立杉

編輯:王偉嘉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