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下大力氣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信用環境
來源:遼寧日報  |  2021-03-17 09:23:01

  “法官連夜跨市對被申請人財産進行訴前保全,及時查封房産,避免了被申請人轉移財産,幫我們解了燃眉之急。”3月15日,錦州銀行遼陽分行負責人激動地説,“感謝法院為我們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振興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遼寧省委多次強調,打造全國營商環境最優省份,要抓法治建設、信用建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要素成本,還要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理念,涵養發展生態。聚焦“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全省迅速行動、合力攻堅,下大力氣打造良好法治環境和信用環境,全面改善營商環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為打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全省政法系統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從約束自己做起,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在制度“籠子”裏運行。省公安廳推出涉企經濟案件審批報備等5項機制,嚴禁隨意檢查、多頭檢查、重復檢查,防止定性偏差、辦理不及時、不公正、違法辦案。省法院出臺“三個不用找關係”實施意見等十項舉措,努力在企業生存發展的“全生命週期”中發揮職能作用。省檢察院堅持“少捕慎訴”,清理涉民企“挂案”,平等保護民營企業,讓企業輕裝前行。省司法廳出臺文件,針對在崗不盡職、辦理不及時等37種損害營商環境行為作出明確問責規定。

  把“法治良好”作為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更高追求,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省政法機關將圍繞如何發揮“主力軍”作用積極破題突進,採取有力措施,常態化調度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下大力氣解決好執法司法領域的突出問題,特別是解決好在法治環境、信用環境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用法治塑造、促進和保障市場信用,並強化政法系統的誠信建設,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每一次執法行為、每一次矛盾化解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是信用經濟。近年來,遼寧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在全國率先開展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構建省、市、縣三級信用數據徵集體系,實現數據實時報送和交換共享,已累計徵集公共信用信息1.7億條。2019年11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遼寧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條例》,這是遼寧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遼寧成為全國第五個完成地方信用立法的省份。瀋陽市在全國首批建立“信易貸”平臺,率先完成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轉換,創建誠信示範城市;大連市創新開展“信易貸”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高水準建設信用信息平臺網站;鞍山市持續創新探索,充分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的典型示範作用。省發展改革委等單位積極推進社會信用法治建設,各市城市信用建設亮點頻現,遼寧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多次受到國家發改委表揚。

  在社會信用體系應用上,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已與省政務服務平臺、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對接,初步實現重點領域聯合懲戒、信用監管;在信用分級分類監管體系上,已在醫療衛生、生態環境等14個領域建立了信用監管制度,實現了對守信者“無事不擾”,對失信者“利劍高懸”;在助力營商環境改善上,遼寧省多次開展政府機構失信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公佈政府機構失信問題黑名單,制定專項治理工作臺賬,維護政府誠信履職的良好形象。

  今年,遼寧省將進一步健全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功能,擴大信用信息徵集範圍,融通信息徵集途徑,提升政務誠信、聯合獎懲、信用承諾、分級分類監管等重點領域的信息歸集處理能力。以“信易貸”為重點,推動“信易+”創新應用,推進信用信息在公共資源交易、旅遊、通信等領域的應用,拓展信用分級分類監管領域。(文 劉樂 李波)

編輯:王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