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加快構建環境保護科技創新體系 強勁科技風 吹得“綠”更濃
近兩年,遼寧霧霾天少了,湛藍的天空多了。去年,全省優良天數達306天,佔比83.6%,同比增加2.9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同比改善2.5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氣發生頻次顯著減少。這背後,科技創新功不可沒。
2017年以來,遼寧省不斷加大對環境保護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加快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為全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為引導各類創新要素資源向綠色技術創新領域有效集聚,遼寧省制定出臺《科技創新支撐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充分發揮市場在綠色技術創新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圍繞遼寧省生態環境保護和環保産業創新發展需求,省科技廳積極爭取“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固廢資源化”等國家重點專項支持,組織實施一批省科技重大專項、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累計投入國家、省級科研經費近2.7億元,支持開展遼寧中部城市群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技術集成與應用示範,已形成區域聯防聯控長效機制。
科研攻關上,針對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和産業發展需求,進行資源環境領域科技創新基地優化整合,瞄準科技前沿和學科交叉領域,新建了一批省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
目前,全省資源環境領域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已達153家;利用中央引導地方重點專項、聯合基金、獎勵性後補助等科研計劃項目,支持各類創新平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及應用示範,提升生態環境保護科技支撐力。聚焦環保産業發展需求,鼓勵全省高校院所、行業企業密切産學研合作,組建環保、固廢産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保證技術供給有“源頭”。
遼寧省還不斷加大先進適用節能低碳、環境治理、清潔生産等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的示範推廣力度,引導企業運用先進適用節能環保技術進行産業升級改造。積極組織開展“引聯行動”,實施科技成果精準對接,做強做優技術轉移服務體系,增強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獎勵性後補助力度,加快重點節能環保技術成果推廣和示範應用。(遼寧日報記者 孔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