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楊薇):瀋陽市堅持“創城促振興、創建惠民生”的工作理念,讓群眾從一件件具體的好事實事上感受到精神文明建設帶來的成效和變化,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6月16日,瀋陽市召開“共慶百年華誕、奮力開創新局”系列新聞發佈會。中共瀋陽市委宣傳部、瀋陽市文明辦主任秦輝介紹了瀋陽市以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城市為目標,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不斷深化精神文明建設的相關情況。
秦輝在發佈會上介紹相關情況 攝影 宋軍
2014年,瀋陽市首次榮獲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並於2017年、2020年連續蟬聯第五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2018年以來,瀋陽市組織主題教育實踐、公益惠民演出、文化講堂論壇等各類活動近萬場,開展“踐行價值觀,文明潤盛京”、學雷鋒志願服務、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誠信建設萬里行等系列主題活動11萬場,參與人數達到500余萬人次。
瀋陽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選樹時代楷模、道德模範、“最美瀋陽人”等典型1526名,開展各類先進典型事跡宣傳教育活動3500余場,建設“道德模範長廊”“好人長廊”230個。
圍繞市民群眾的“急、難、愁、盼”等民生問題,瀋陽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僅2020年就投入52億元,完成2111個小區的封閉管理、3072個小區的垃圾分類設施配置和消防設施配備、735個小區的破損路面恢復;完成236條背街小巷路面維修、設施維護,補齊市內9區街巷路果皮箱2159個;完成92個農貿(集貿)市場的硬體設施提升;完成通往31個鄉鎮的48條街路及沿線環境的集中整治。
“今年年初,瀋陽市面向全市徵集‘理想信念培育’‘文明新風倡樹’‘志願服務奉獻’‘文化建設惠民’‘城市建管升級’‘窗口服務提質’‘未成年人關愛’‘鄉村振興發展’八類50件文明城市建設民生實事並持續跟進,打造出瀋陽市文明城市建設的民生品牌。”秦輝介紹道。
今年4月,全市組建成立盛京使者志願服務總隊和45支盛京使者志願服務支隊。23萬名盛京使者身著“盛京紅”,開展慈善捐助、文明交通、鄰裡互助、高考助考等志願服務,“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蔚然成風。
瀋陽市已經建成了市領導統籌抓總、各地區各部門各負其責、市創城辦統籌協調的工作機制,頒布實施《瀋陽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對黨委、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公民個體等各類法人和自然人的文明建設責任提出明確規定,並針對志願服務、無償獻血、器官捐獻、見義勇為和不文明行為進行專項立法,以法治的剛性力量塑造現代城市文明。
秦輝表示,下一步,瀋陽市將深入貫徹遼寧省精神文明建設大會精神,按照瀋陽市精神文明建設總結表彰暨2021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動員大會的部署要求,以城市“潔化、序化、綠化、亮化、美化、文化”為重點,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深入開展十一大專項整治行動、五項文明提升行動、十個精神文明建設品牌活動,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服務品質、生態品質和文化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