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中歐班列:搭建遼沈地區融入全球經濟新平臺
來源:瀋陽日報  |  2021-08-06 09:26:37

  原標題:瀋陽中歐班列:搭建遼沈地區融入全球經濟新平臺 ——瀋陽市制度性創新成果巡展

  2017年9月,瀋陽中歐班列成功首發,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計開行996列。目前,瀋陽中歐班列平均每週開行6~7列,累計服務遼沈企業447家,平均降低企業國際物流成本約20%,為遼沈地區融入“一帶一路”構築了國際物流新通道,搭建了開放合作新平臺。

  順應大勢而生

  瀋陽中歐班列,作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旗艦項目”順勢而生。

  2017年6月,遼寧省及瀋陽市分別與招商局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確定共同打造中歐國際貨運“品牌班列”。

  2018年9月,遼寧省印發《遼寧“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優化遼寧中歐班列資源,提升中歐班列運行效率效益”等34項工作任務。

  2018年11月,瀋陽市與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開行瀋陽中歐班列項目協議》,旨在共同做大做強瀋陽中歐班列,共建“一帶一路”國際物流新通道。至此,瀋陽中歐班列進入發展壯大的“快車道”。

  構築國際物流新通道

  瀋陽市以中歐班列為載體,完善“干支結合、樞紐集散”集疏運體系,構建了“1(瀋陽始發站)+5(5個口岸)+8(8個歐洲城市終到站)+N(日、韓、朝、蒙、俄等東北亞國家及國內主要城市物流節點)”的國內外物流網絡,形成了“一列牽動、多城聯動、多式聯運、多國共運”的發展格局。

  暢通“三通道五口岸”物流“棧道”,開通沈—滿(滿洲裏)—歐、沈—連(二連浩特)—歐、沈—綏(綏芬河)—歐班列,拓展瀋陽至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通道,實現東、中、西“三通道五口岸”全覆蓋。

  構築面向俄羅斯、德國等歐洲各國的北向物流網絡體系,實現對俄羅斯乃至歐洲全境鐵路網絡的覆蓋,貨物輻射歐洲10余個國家40余個城市。

  構建面向日韓及東南亞各國的南向物流網絡體系,成功開通日韓等國際中轉貨運班列,與東京、仁川等城市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建設面向粵港澳、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地區的國內物流網絡體系,通過公鐵、海鐵聯運,與瀋陽都市圈、遼寧6港、天津、威海等國內主要地區開展貨物集散合作。

  搭建開放合作新平臺

  經過近4年的發展,瀋陽中歐班列已經實現常態化平穩運行,到達俄羅斯、德國平均時間分別為10天、14天左右,為遼沈地區融入全球經濟,直接對話世界級企業搭建了開放合作新平臺。

  目前,瀋陽中歐班列累計服務遼寧企業447家,其中瀋陽都市圈企業203家(包括瀋陽企業140家)。2020年,瀋陽中歐班列貨運量15483箱,進出口貨值16.4億美元,其中瀋陽企業貨運量和貨值佔比約50%。瀋陽中歐班列的開行,成功吸引了德鐵、俄鐵、遠東路橋等國內外知名企業來沈發展,呈現出以班列為平臺,物流、貿易、貨代、金融保險等企業組成的産業生態圈雛形。

  同時,華東、華南、華北等地區以及德國、俄羅斯等國家的2500余家企業也使用瀋陽中歐班列,加快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向瀋陽集聚,助力瀋陽樞紐經濟發展,為瀋陽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打造“一樞紐、四中心”,積極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了重要支撐。(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劉國棟)

編輯:王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