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引擎”發力:“智造瀋陽”體格更健壯 含金量更足
來源:瀋陽日報  |  2021-08-17 10:44:16

  編者按

  五年凝心聚力,五年昂首前行。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時間裏,瀋陽全市上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部署,在市委正確領導下,務實奮進,合力攻堅,開創了各項事業發展的新局面。在喜迎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召開之際,本報即日起圍繞瀋陽市五年來推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的新成就、新進展推出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

  “十三五”時期,瀋陽通過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調整經濟結構,促使製造業強起來、聚起來、融起來,腳踏實地、心無旁騖地從製造大市向製造強市邁進,從“瀋陽製造”向“瀋陽智造”進發,努力成為“數智遼寧”的排頭兵:

  量的較快增長——

  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2.8%,有效投資不斷擴大,累計實施億元以上項目4934個,完成投資7503億元。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56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4559家。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到89.5萬戶,佔全市比重96%,24家企業入選遼寧省民營百強企業。

  質的穩步提升——

  以産業發展為重點,瀋陽市製造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高端裝備製造業産值佔裝備製造業産值比重由16%提高到26%,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比重由15.9%提高到25%。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8%,佔地區生産總值達62.5%。

  這幾組數據,折射出瀋陽經濟已經走出了最困難時期,正在邁向“量增質更優”,經濟“體格”更強健,含金量更充足。

  老樹發新枝:

  讓工業“老字號”走出新路徑

  超高精度的機床設備、先進的燃氣輪機、能量超強的壓縮機組……每當提起“瀋陽製造”,這些重量級“選手”就會在人們的腦海裏閃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曾指出,裝備製造業是瀋陽當之無愧的“老字號”,是瀋陽人引以為傲的“家底兒”。老産業歷史久、盤子大,想要發展,需要持續激活。

  如何激活?瀋陽市提出要以創新驅動為引領,以數字化、智慧化、高端化為發展方向,以提升“老字號”智慧化水準為重點,以基礎能力建設、數字賦能增效、重大技術改造為突破口,實施産業規模倍增計劃,加快産業基礎再造、産業鏈提升、工業園區建設,打造新的增長極。到2025年,全市“老字號”産業規模實現倍增,到2035年,汽車及零部件産業打造萬億級産業基地,機械裝備製造業向3000億級産業基地邁進。主導産業全面實現智慧化轉型升級,在國際價值鏈的地位顯著提升,建設成為國家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如今,貫有“大國重器”名號的瀋陽“老字號”沈鼓集團通過數字化轉型,經濟運行品質和效率顯著提升,“十三五”期間,企業工業總産值年均增長7.7%,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3.3%,訂貨年均增長15.8%,利潤年均增長57%。

  培育“新希望”:

  讓工業“新字號”茁壯成長

  “老字號”家底不能丟,“新字號”培育壯大要加快。隨著傳統産業不斷煥發新活力,新興行業在瀋陽也迎來廣闊發展空間。2019年12月,瀋陽芯源微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芯源微”)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功首發上市,被業內稱為遼寧省科創板“第一股”。 芯源微“第一股”,是瀋陽全面振興的新氣象,正切中瀋陽市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題中要義。“十三五”時期,以芯源微為代表的積體電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為瀋陽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活力。

  為了鼓勵支持“新字號”的發展,瀋陽提出,以企業創新為核心,強化産業融合,加強政策引導,優化要素保障,夯實數字基礎設施,深化場景應用,持續推進戰略性新興産業創新發展,促進産業數字化向縱深發展,培育壯大“新字號”産業集群,為打造瀋陽成為國家先進製造中心增添新動能。今年以來,瀋陽市“新字號”産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2%,比2019年同期增長12.2%,包括新能源汽車、航空、節能環保等在內的産業均實現穩步增長。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瀋陽,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牽動的新發展格局正在促使産業結構悄然調整。打開上半年的瀋陽産業發展“成績單”,全市積體電路産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及醫療裝備産業、新材料行業發展態勢良好;在裝備製造業領域中,涌現出一批民營高科技企業;經濟增長正由投資拉動向消費拉動轉換……(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黃超)

編輯:王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