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典活動同時在“雲端”進行 攝影 嚴凡高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王巍):11月22日,世界百家姓總會舉行三週年慶典活動,總結了三年來在海外舉行弘揚炎黃文化系列活動的經驗,並對12月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和“雲端”同時舉辦的“辛醜(2021)年全球華人恭祭炎黃典禮”活動作出部署。
世界百家姓總會會長于洋,理事長南庚戌,名譽會長吳少康、陳貽成,法律顧問邵景偉,秘書長嚴凡高,監事長覃昌華,副監事長卓武,巾幗委員會主席陳金妹,執行會長許健、黃躍權、嚴祥興,常務副會長、副會長和各國分會會長,各姓氏委員會主席、相關姓氏社團代表和各國僑界代表200多人參加活動。嚴凡高主持會議。
在活動中,世界百家姓總會會長于洋作主旨報告,並向142個國家和地區所有曾經支持和配合過世界百家姓總會的僑團致謝。于洋表示,世界百家姓總會的宗旨是弘揚炎黃文化、聯結全球華人,將全力在海外傳播和傳承炎黃文化,通過姓氏源流將全球華人聯結在一起,加快姓氏社團建設,持續開展百家姓年度人物評選報道活動,積極開展文化尋根活動。冬至節全球華人恭祭炎黃典禮是總會的品牌活動,要全力辦好,還要儘快籌備世界百家姓大會,並爭取一年內在中國註冊成立代表處。
世界百家姓總會理事長、非洲華僑週報社長南庚戌在年會上説,姓氏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姓氏文化對海外僑胞或漂泊在外的炎黃子孫來講,意義重大。出國久了,與祖國的距離和親近感漸遠,是海外華僑華人共同面臨的問題,這種情況在海外出生的華人新一代身上尤為突出。但不管持哪國護照,講哪國語言,海外華僑華人的身體裏永遠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液,所以弘揚中華民族的姓氏文化和宗親文化是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責任和義務。
南庚戌表示,姓氏文化是民族和諧的潤滑劑,是海外華僑華人認祖歸宗的基石。宗親和姓氏文化在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方面意義重大。海外華僑華人要教育下一代,決不可拋棄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要很好地傳承和弘揚,守住民族的“根”和“魂”,守住中華根基。
來自納米比亞的曹淑華、來自坦桑尼亞的馮振宇、來自南非的方德增、來自津巴布韋的叢玉玲、來自丹麥的劉鑫等遼寧籍僑領出席活動。世界百家姓總會巾幗委員會常務副主席曹淑華在致辭時表示,作為巾幗委員會成員,將全力支持百家姓總會的女性主題相關活動,還將同時支持“辛醜(2021)年全球華人恭祭炎黃典禮”的舉辦和世界百家姓總會納米比亞分會的活動。
曹淑華説,中華兒女永遠血脈相連,世世代代心連心,百家姓同祖同宗一條根。世界百家姓總會是連結世界各地華人的一條紐帶,把星散在各地的華人華僑聯繫在一起,讓華人華僑不忘祖先,弘揚中華文化,為追求世界大同永遠向前。
據悉,世界百家姓總會于2018年11月22日在南非註冊成立,是非洲全球性僑團,三年來在90個國家建立了分會,先後成立了100多個姓氏的委員會,並成立炎黃文化委員會、巾幗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和反歧視工作組等工作部門,其組織的全球僑領聲援亞裔反歧視活動、海外僑領遙祭黃帝陵和炎黃文化座談會等活動均有100多個國家的僑領參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