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島市推行“智慧人社”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來源:遼寧日報  |  2021-12-22 09:52:53

  原標題:葫蘆島市推行“智慧人社”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數據線上跑”解“群眾線下忙”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葫蘆島1

有了“一網通辦”,來葫蘆島市人社局綜合服務大廳的辦事群眾越來越少 本文圖片由記者 翟新群 攝

  核心提示

  “窗口工作人員比來辦事的群眾多!”走進葫蘆島市人社局綜合服務大廳,但見三十多個服務窗口前,只有寥寥數名辦事群眾。

  這難道就是直接服務200余萬參保人員,業務經辦量佔全市政務服務70%以上的人社局服務窗口的常態嗎?

  是的。今年截至目前,葫蘆島市人社局網上辦件數量10.5萬件,網上評價3.6萬餘條,網上申辦率100%,自建系統網辦率98.64%,發揮了“數據線上跑”解“群眾線下忙”的作用,也得到了葫蘆島市政協委員的交口稱讚。

  正因為“智慧人社”的推行帶來了服務效能和群眾滿意度的提升,日前,葫蘆島市被人社部選定為第二批“社會保障卡綜合應用示範基地”。

  讓群眾辦事 像網購一樣方便

  怎樣才能讓群眾到政府部門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答案是:推行“零跑腿”不見面的“一網通辦”!

  葫蘆島市人社局換位思考,開展“智慧人社”建設,實現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升級辦事效能,提升群眾滿意度。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葫蘆島2

主播通過“直播帶崗”活動向求職者介紹崗位信息

  目前,葫蘆島人社類176個公共服務事項全部實現“一網通辦”,網辦率100%,全程網辦率達到86%,辦理時限壓縮92%,大幅減少了群眾往來奔波和長時間等待之苦。與群眾密切相關的30余項服務事項,只需要點點滑鼠、動動手指就能辦,再也不需要排隊等候現場辦理了。“網上辦”在極大方便群眾的同時,也緩解了辦事窗口的工作強度,減輕了疫情防控的壓力,可謂一舉多得。

  以往,由於養老、工傷、失業和醫療保險的繳費核定業務分佈于不同部門、單位,葫蘆島上千家企業的勞資員每個月都要趕到辦事大廳,跑幾個樓層,到幾個窗口排隊,費時又費力。針對這一情況,葫蘆島市人社局協同市醫保局合力攻堅,於今年5月成功實現四個險種繳費核定“一網通辦”。參保企業的勞資員只需登錄市政務服務網,動動手指就能辦妥相關業務。目前,群眾最常用的9項社保卡公共服務、8項查詢類服務,全部接入遼事通和葫蘆島市政務服務網,足不出戶就能辦妥辦結。全局219個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181個實現“即來即辦”。43個高頻政務事項,辦事材料從239個壓減到105個,平均每個事項從5.56個減少到2.44個,縮減率56.1%,辦理時限壓縮90%。

  葫蘆島市人社局自啟動實施“智慧人社”建設以來,已在全省率先上線“移動社保”APP,全面推行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應用……一系列“互聯網+人社”服務,極大地提升了人社服務質效,保費繳納等十余項業務實現群眾“零跑腿”,退休人員通過手機就能完成退休認證,解決了身處他鄉、行動不便人員還要親臨現場辦理的難題,贏得群眾廣泛讚譽。

  就業服務事項辦理 實現“零證明”

  “我的解除勞動關係通知書找不到了,要申請失業補助金,怎麼辦?”前不久,49歲的郭女士來到葫蘆島市人社服務大廳諮詢。“您別著急。現在我們已經實施了‘零證明’服務。您的這種情況,只要查驗一下身份證,再填一份《個人承諾書》,剩下的就由我們來完成,不用您再去補開解除勞動關係證明了。”

  葫蘆島人社局就業分中心負責人表示,這種情況在過去是需要到原單位等幾個地方補辦解除勞動關係證明才能辦理的。而從去年開始,葫蘆島市人社局全面啟動“零證明”創建工作,市縣兩級人社部門先後清理了證明事項120余項。到去年年底,所有就業服務事項的證明已全部取消,實現了“一證(卡)通辦”。

  與傳統辦事流程相比,“零證明”極大地減少了群眾在政務服務過程中提取證明材料的負擔。以辦理喪撫待遇事項為例,過去需要先到民政局辦理死亡證明,到公安局辦理親屬關係證明,再到社保局辦理喪撫待遇申領告知書。一趟業務辦下來,至少得跑3個部門。如今,只需要帶上身份證,系統平臺自動識別辦事人員身份信息,整個審批過程中無需出具任何紙質證明和材料,真正做到了“最多跑一次”。

  創新載體提升就業服務水準

  “‘立刻有’就是‘like you’。在咱這兒,只要你有就業意願,不挑不揀,我們就會盡力保證你‘立刻有’工作。”今年春季,葫蘆島市人社局勞動和就業服務保障中心創新推出“抖音直播帶崗”活動。新的表達方式,新的對接形式,受到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的歡迎,起到了良好的就業對接效果。

  這是葫蘆島市人社局創新推進“互聯網+”,在去年牽頭建立全國百城就業聯盟的基礎上開展的一項新服務。2020年2月,針對疫情帶來的勞動者求職與企業招工“兩難”問題,葫蘆島市人社局打破地域界限,主動邀請108座城市組建全國百城就業聯盟,全國性配置資源、調劑餘缺,幫助葫蘆島市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自2020年3月聯盟成立以來,依託全國各地的就業信息,他們先後舉辦線上招聘百餘場,發佈就業信息473期,推介聯盟城市2.2萬家企業共39萬個就業崗位,轉移葫蘆島勞動力9.6萬人,吸納3600余名聯盟城市人才來到葫蘆島就業。2020年7月,他們又研發上線“中國(葫蘆島)百城就業聯盟平臺”手機APP,提供更加便捷的雲招聘、雲輸出服務,目前,已吸納全國各地2500余家企業入駐APP,常態化提供崗位2萬餘個。

  在百城就業聯盟常態化運行基礎上,今年2月,葫蘆島市人社局就業部門又針對傳統招聘模式覆蓋面小、精準度低、互動性差等短板,借鑒網絡直播帶貨模式,創新推出直播帶崗服務,將抖音“直播帶崗”融入百城就業聯盟,發揮網絡直播招聘不受地域限制、互動性高、參與感強等優勢,幫助求職者與崗位迅速精準匹配。目前,已直播帶崗142期,發佈短視頻258個,2000余家用人單位常態化開展招聘,提供各類崗位5000余個、用工需求近2萬人,瀏覽和參與人數220萬人次。通過“百城聯盟+直播帶崗”這個就業服務新載體,今年以來,已幫助1.1萬人找到心儀的工作。

  “百城聯盟+直播帶崗”,開創了城市間就業協作新模式,走出了促進勞動力和人才合理流動的新路徑,這一制度創新成果得到人社部肯定,被省人社廳在全省推廣,入選人民網2020年20個全國落實“六保”任務創新優秀案例。

  變“坐等上門”為“政策找人”

  “沒想到人社部門能把工作做到這個份兒上,主動把錢送到我們企業手中。”日前,在並不知曉政策的情況下,送上門的疫情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補貼,讓葫蘆島港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十分驚喜。這筆額外收入,對於這家小微企業而言,絕對是雪中送炭。

  營商環境建設只有更好,沒有最好。葫蘆島市人社局學習先進經驗,打破原有的“坐等上門”被動服務工作模式,推出主動式“政策找人”服務,確保符合條件的企業和群眾“零跑腿、不見面、享政策”。

  他們組建起工作專班,對全局219個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開展全面梳理,找出可以主動作為的事項,制定詳細的“政策找人”事項清單,逐一明瞭每個事項的辦理內容及流程、責任部門、負責領導等。

  9項與企業、群眾密切相關的業務,列入了首批“政策找人”清單,其中,既包括200人以下企業穩崗補貼這樣的涉企事項,也包括失業職工醫保繳費、臨時價格補貼、公益崗位社保補貼、機關事業單位工勤技師聘任、高校畢業生兜底安置、養老保險參保繳費證明等高頻個人事項。就業部門主動比對信息、協調審核,使企業、群眾零申報、零跑腿即可享受政策,再也不需要跑申報、跑審核幾個月才能獲得。截至目前,葫蘆島市人社局已通過“政策找人”,主動為3439戶企業發放穩崗資金644萬元,主動為15.2萬失業職工繳納醫療保險,為5.2萬人次發放臨時價格補貼,為1.6萬人次發放社保補貼,主動安置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183人。

  “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專辦難事

  “謝謝!沒有你們幫忙,我真不知道啥時能辦完退休手續。”9月2日上午,葫蘆島市人社局就業服務大廳“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前,石科強緊握工作人員的手激動地説。

  石科強原為遼寧省建築安裝工程公司職工,因公司效益不好,前些年與企業解除了勞動關係,一直打工謀生。日前,他來到葫蘆島市人社局辦理退休手續,發現怎麼都找不到他的檔案。沒有檔案,人社部門無法為其辦理退休手續。此後,石科強又多次到前單位查找,但始終沒找到。8月27日,石科強發現人社局大廳有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便把自己的困難反映給值班人員。

  “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專班高度重視,第一時間組織相關人員召開協調會,形成解決方案:一是由檔案科牽頭協調,帶領當事人到原單位查詢當年檔案轉移情況;二是在確實找不到檔案的情況下,由原單位提供相關工作信息證明,由葫蘆島市人社局勞動關係科確認參加工作時間和勞動關係,補充建立檔案信息。檔案科同志認真調查發現,石科強的檔案當年並未隨同當時解除勞動關係的工友一起轉移至人社部門,而是多次輾轉,由其現單位郵寄到了省人才中心。至此,事情得到圓滿解決。

  千方百計把群眾辦不成的事辦成,是葫蘆島人社部門開通“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初衷。為化解疑難,葫蘆島市人社局專門針對“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推出了“一圖一單四項制度”工作模式。“一圖”,指工作流程圖。針對各種不同情況進行分析考量,細化到每一個環節,使辦事群眾和經辦人員一目了然,所有工作有章可循;“一單”,指工作承辦單。按照“每個人都是‘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的服務員”要求,通過承辦單建立從窗口經辦人員、科室負責人、值班領導、分管領導,直至局主要領導的簽批流轉模式,按照不同分工、不同職權,由相關領導單獨處理或會商處理,直至問題得到解決,實現全流程承辦;“四項制度”,包括工作制度、值班制度、崗位責任制度和獎懲制度。根據相關制度,除全部工作細化到崗位和人員外,另有處理時限、工作標準、督導督查等一系列條款進行約束,保證“辦不成事”處置工作落到實處。

  “辦不成事”反映窗口開通後,凡因政策、歷史遺留等特殊原因,在經辦窗口無法正常及時辦理的疑難業務,均第一時間轉到“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承接受理。截至目前,窗口先後受理群眾反映問題5件,均得到了高效解決。(遼寧日報記者 翟新群)

編輯:王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