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做給農民看”到“引領農民幹” 撫順萊河礦業打造綠色生態種植基地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12-22 19:23:06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報道:隨著社會發展,現代工業的成果大量應用於農業生産,農業勞動生産率大幅度提高,農産品産量大幅度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問題:過多施用化肥、農藥,造成土壤品質下降;農産品農藥殘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響;養殖業的迅猛發展造成了畜禽糞便的大量堆積,環境污染等等。如上述問題不儘快解決,將不利於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是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大事。

  新方向 新理念 礦山企業添新綠

  近年來,撫順萊河礦業在穩步推進企業生産經營工作的同時,把開發建設無公害蔬菜基地作為企業發展的重點以及助力鄉村經濟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努力為員工打造綠色有機“菜籃子”的同時,致力擴大綠色蔬菜種植圈,力爭實現從“做給農民看”到“帶著農民幹”的根本轉變。

  初冬時節,南敖線公路小萊河村西村頭路北有一排醒目的紅色大字——綠色生態種植基地。蔬菜大棚內,一壟壟青翠欲滴、無公害的有機蔬菜長勢喜人。

  據了解,萊河礦業的綠色蔬菜生産基地佔地15畝,總投資76.2萬元,建有高架蔬菜大棚2棟,採取基質、水培、無土栽培方式,打造綠色、有機果蔬;種植有黃瓜、番茄、生菜、芹菜、菠菜、蘿蔔、草莓等10多個品種的作物。   

  精細化 規模化 發展生態循環農業

  為了不斷豐富員工的餐桌,提升員工的幸福指數以及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今年初,萊河礦業副總經理(主持工作)鄧軍遠提出,綠色生態基地建設應該考慮在種植類的基礎上再擴展到養殖類品種。有了思路,就要規劃,然後付諸實施。經研究決定,萊河礦業將蔬菜種植基地擴建項目交給碎礦車間主任田立偉。一直以來,蔬菜種植基地的日常管理都由田立偉來負責,此次擴建任務又落在了他的肩上。面對繁重而艱巨的任務,田立偉勇挑重擔,迎難而上,在抓好車間生産工作的同時,按照基地擴建規劃方案,科學合理地組織車間骨幹隊伍投入到項目的施工中。

  面對基地原有魚塘不規整的狀況,萊河礦業投入石料約240立方米,將魚塘擴建到595平方米,使魚塘形成45度坡角的倒梯形,對坡角面加舖石塊護砌。最終,改擴大建後的魚塘不僅安全性能提高而且更加美觀,同時解決了存水不足以及渾濁易流失等實際問題。

  純綠色 無公害 標準化種植立標杆

  飼養家禽就要建立規範化的家禽棚舍。在種植基地,萊河礦業搭建了198平方米的鋼筋骨架家禽舍,並購進了300隻五黑雞、66隻大白鵝、30隻非洲雁,採用老式方法飼養,不添加快速助長飼料。

  家禽舍建立後,萊河礦業又建了65平方米的豬舍。第一批試養的5頭長白豬目前已經入住一年,長勢良好。養殖成本是一項不小的費用支出。為了降低成本,車間將變電所北山坡及清水加壓泵房附近閒置的土地充分利用起來,種植了15畝玉米,産量約1.7萬斤,按市場價格1.3元/斤計算,直接創效2.21萬元,可用於飼料加工。

  蔬菜大棚在冬季裏保持良好的運行保暖是關鍵。萊河礦業開動腦筋,想辦法,在大棚周圍回填225平方米保溫土,同時壘起3處擋土石墻,使防風保暖問題得到解決。

  萊河礦業還充分利用蔬菜大棚之間的空余土地,栽植果樹200棵,同時加圍柵欄200米。此舉,不僅美化綠化了環境,同時也為種植基地增加了果蔬品種。

  “我們萊河礦業著力打造綠色生態種植示範基地,創新農技推廣方法。我們現在是‘做給農民看’,到不遠的將來,我們將實現‘引領農民幹’,和地區的百姓一同致力於環境保護,致力於發展綠色經濟,從而引領鄉村生態振興發展。“萊河礦業相關負責人説。(文 袁媛)

編輯:黃非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