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提案是人民政協組織中具有基礎性、經常性、全局性的一項主要工作,是政協委員履行職能的重要方式、重要載體和重要渠道,也是委員履職最簡便、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徑和手段。1月6日,記者從瀋陽市政協提案審查委員會獲悉,截至當天,瀋陽市政協十六屆一次會議共徵集提案489件。
據介紹,為了保證新委員提案實現高品質提交,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從去年11月起,就在線上線下多次組織提案撰寫輔導和培訓,樹牢委員品質為先意識。“今年委員們的提案品質高,關注的領域比較廣泛,除了一直比較熱門的教育、醫療等民生話題,很多委員也關心瀋陽城市更新發展,瀋陽如何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如何發展數字經濟等。”市政協提案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坦言。
新材料、新産業、新視野是這次政協會議提案的幾項“關鍵詞”。
從事人工智能相關産業的范存艷委員對瀋陽未來佈局新興産業十分“上心”,在調研了全國幾十個城市之後,結合瀋陽當前要打造“智造強市”的定位,她提出,瀋陽市推動設立數字經濟(産業)發展基金有利於發揮現有産業優勢,把握戰略機遇,充分發揮瀋陽産業數字化的應用場景優勢和數字産業化的數據資源優勢,打造高水準智慧製造生態體系,為“數智瀋陽”賦能。
遼寧菱鎂資源儲量佔中國儲量的85%。近年來,隨著鎂建材、新能源汽車和航空航天的發展,鎂基材料需求量快速擴大,市場前景廣闊。在遼沈投資圈有著一雙“慧眼”的郝陽委員提出,未來三年是瀋陽發展新材料産業的“窗口期”,瀋陽要看準時機,充分發揮地緣、科技、人才、政策等優勢,高起點規劃,發展與新興産業需求相匹配的高端鎂基材料産業,從而提高瀋陽在國內國際的産業競爭力。(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黃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