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黃非):“瀋陽,柳條湖,殘歷碑上的日期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3月1日,一場以“一起向未來”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在瀋陽市外事服務學校開講。
瀋陽市外事服務學校黨委書記馬英和學生們同臺為線上線下3000余名師生講述遼寧故事、尋訪紅色印記,將濃厚的家國情懷注入師生心中,讓他們能夠從中汲取奮進的澎湃動力。
瀋陽市外事服務學校黨委書記馬英進行主題演講 供圖 瀋陽市外事服務學校
學生們認真聆聽開學第一課 供圖 瀋陽市外事服務學校
課上,“共青團員紅色宣講團”的學生們以《“六地”遼寧,鑄就共和國的“鋼筋鐵骨”》為主題,講述了遼寧作為抗日戰爭起始地、解放戰爭轉折地、新中國國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雷鋒精神發祥地、共和國工業奠基地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
“共青團員紅色宣講團”的學生們講述歷史上的遼寧 供圖 瀋陽市外事服務學校
旅遊與服務專業的學生結合專業特長,以“線上講解+現場演繹”的方式,帶領大家穿越時空、重溫歷史,在“雲端”尋訪中共滿洲省委舊址、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引導師生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胸懷“國之大者”。
旅遊與服務專業的學生演繹遼寧歷史上的重要瞬間 供圖 瀋陽市外事服務學校
臺上的學生表演精彩生動、代入感強,台下的學生聽得也格外振奮。“作為一名遼寧的中職學生,這節課讓我充滿了對家鄉的自豪。我要努力練就過硬本領,錘鍊品德修為,為家鄉發展建功立業。”有學生表示,這堂課讓他們受益匪淺。
學生發言 供圖 瀋陽市外事服務學校
“我是2012級中餐烹飪專業畢業生,是一名‘西部計劃’志願者……”優秀畢業生榮悅軍通過線上平臺與母校的師生們交流了自己的成長經歷。
“我很激動能與優秀學長在線上面對面交流,這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校友們傳承紅色基因、投身祖國建設的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一名學生代表在班級分會場進行線上連線互動時,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優秀畢業生線上分享成長經歷 供圖 瀋陽市外事服務學校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黨委書記馬英還向師生們講述了學校終身名譽校長、國寶級烹飪大師劉敬賢的勞模故事。她號召全校師生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以昂揚的姿態,逐夢新征程,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學生在文藝表演中表達奮進的決心 供圖 瀋陽市外事服務學校
師生在開學第一課上合影 供圖 瀋陽市外事服務學校
作為一所紮根遼寧的學校,瀋陽市外事服務學校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並始終堅持與城市相融相生、共興共榮。特別是近年來,學校致力於思政課教學的改革創新,充分挖掘校內外資源,讓身邊的紅色資源成為思政教育的“活”教材。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學校便著力在遼寧和學校的發展史中尋找紅色印記,講好遼寧故事,加深學生對遼寧的了解和情感認同,呼籲青年學生在新時代為遼沈區域經濟發展服務,為助力瀋陽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