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比翼鳥”為何留戀大連
來源:大連日報  |  2022-03-18 10:41:05

古典“比翼鳥”為何留戀大連_fororder_2

古典“比翼鳥”為何留戀大連_fororder_3

赤麻鴨“比翼雙飛”。

古典“比翼鳥”為何留戀大連_fororder_4

古稱:鴛鴦 現稱:赤麻鴨

古典“比翼鳥”為何留戀大連_fororder_5

古稱:鸂鶒 現稱:鴛鴦

古典“比翼鳥”為何留戀大連_fororder_6

赤麻鴨是大連越冬遊禽種群之一。

  春天將臨,觀鳥人逐漸增多。最近幾年,在大連的菱角灣、馬欄河、棒棰島、雁水湖一帶經常可以見到赤麻鴨嬉戲活動的場景,呈現出一幅人鳥和諧的美好景觀,成為大連良好生態環境的風景線。

  觀鳥、愛鳥之餘,不知您是否真正了解過赤麻鴨?它有什麼習性?為何會留戀大連?又是如何失去古典“鴛鴦”之名的呢?

  一種候鳥成留鳥的珍禽

  赤麻鴨是一種分佈範圍很廣的遷徙性鳥類,冬季從繁殖地成群遷往南方越冬地,春天冰雪融化時又成群遷回北方的繁殖地。體型較大,體長51釐米~68釐米,體重約1.5千克;羽毛鮮艷,全身呈赤黃色,翅上有明顯的白色翅斑,白頭黑尾分明;雄鳥體型略大,毛色更為鮮明,下頸基部在繁殖季節有一條黑色領環。

  赤麻鴨是候鳥,通常有規律地遷徙,卻在大連市區奇跡般地出現了幾個不大的留鳥種群。大連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谷國強記得,最早于2007年在菱角灣發現有赤麻鴨。它們可能是從公園裏逃逸的離散鳥,由於在人工飼養環境下長大,失去了遷徙的本能,分散于菱角灣等幾個小型水域周邊的山上繁殖而存留下來。赤麻鴨有“從眾心理”,當遷徙的種群飛臨這裡,聽到同伴“嘎嘎”的召喚聲便隨之落下,匯聚一起留了下來。聚少成多,形成了數十隻甚至百餘只的留鳥種群。

  赤麻鴨在中國的種群數量曾經相當豐富,是中國主要鳥類之一。自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由於過度狩獵和生境被破壞,種群數量日趨減少。2000年,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一群“比翼雙飛”的古典鴛鴦

  大連市民在菱角灣觀鳥有3個看點:拋食喂海鷗、觀看赤麻鴨和鴛鴦戲水。還經常會看到赤麻鴨和鴛鴦同框嬉戲的景象。而關於赤麻鴨和鴛鴦,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歷史誤會”。

  赤麻鴨不僅色彩美麗、形態優美,而且因為成雙成對的特殊習性而受人稱讚。先秦《山海經》中就有記載:“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比喻雄鳥和雌鳥各有一翅、一目,只有雌雄連體才能共同行動。赤麻鴨在繁殖期中雌雄雙宿雙飛,形影不離,飛行中扇動翅膀節奏一致,遠遠望去,就像一隻鳥一樣,正所謂“相得乃飛”。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佳句中,將赤麻鴨稱作“比翼鳥”,代代相傳成為了愛情的象徵。

  由於赤麻鴨嚴格遵循“一夫一妻”制,一旦求偶成功便結對生活,終生相守,而且白色的頭又有著“白頭偕老”的美意,所以成為愛情的象徵,古稱鴛鴦,鴛為雄鳥,鴦指雌鳥。宋代《樂府雅詞》中有“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的詩句,詞人黃庭堅在《滿庭芳·明眼空青》中寫道“鴛鴦,頭白早,多情易感,紅蓼池塘”,都描寫了鴛鴦就是赤麻鴨的典型特徵。

  現在人們普遍稱叫“鴛鴦”的鳥其實是古代的“鸂鶒”(音“xī chì”)。由於它長著妖嬈吸睛的羽毛,而且求偶期間大多雌雄成對活動,便被誤當了“鴛鴦”。又因為其羽毛含有鮮艷的紫色,起初稱“紫鴛鴦”。唐代詩人李白在《古風·天津三月時》中寫道:“七十紫鴛鴦,雙雙戲庭幽。行樂爭晝夜,自言度韆鞦。”

  宋朝以後,鸂鶒受人賞識人氣提升,有時省去“紫鴛鴦”中的紫字直接稱為“鴛鴦”。而建築書籍《營造法式》記載的圖樣中,將鸂鶒和鴛鴦交換了名字,當時許多閨房中的“鴛鴦”飾品,其實都是鸂鶒。《爾雅翼》中的描述“今婦人閨房中飾以鴛鴦,黃赤五採,首有纓者,皆鸂鶒耳”,道出了其錯誤所在。

  後來以訛傳訛,一直傳到了清代,宮廷畫師繪製的《百花鳥圖》中,鴛鴦的形象完全被鸂鶒替代,於是鸂鶒變成了“鴛鴦”,而真正的鴛鴦被稱為“赤麻鴨”。

  其實,鴛鴦並不遵循“一夫一妻”制,雄性鴛鴦在繁殖期間會向多只雌性鴛鴦求偶,也會有多只雄性鴛鴦向同一隻雌性鴛鴦求偶。求偶成功後,雌雄鴛鴦確實會同建巢穴養兒育女。但繁殖期結束後,雄性鴛鴦會換上一身與雌性鴛鴦相似的灰色羽毛,等待到下次繁殖期時又“喬裝打扮”長出色彩斑斕的羽毛,去尋覓新的伴侶了。所以即使鸂鶒更名為“鴛鴦”,還是無法替代赤麻鴨“比翼鳥”的獨特性格和愛情象徵的意味。(文 陸儒德 攝影 谷國強)

編輯:黃非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