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近日,得知“全區連夜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的緊急通知,瀋陽市大東區二台子街道福居社區殘疾人專職幹事張凱積極響應、迅速行動,在防疫一線彰顯殘疾人工作者的擔當。
面對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張凱從不退縮,連續10天,每天持續工作十多個小時,從未叫苦叫累,對防護不到位的居民予以提醒、維持“一米線”安全距離、協助居民使用健康碼進行登記、安撫居民的緊張情緒……深夜,一身疲憊的他回到家中,看著9個月大的兒子早已熟睡,內心深覺對小家的虧欠,卻又無悔為大家的付出。
張凱(左一)在核酸檢測現場維持秩序 供圖 遼寧省殘聯
3月17日,福字樓小區被設為封控區,張凱便駐紮在此,每天協助醫護人員為126戶出行不便的居民提供入戶單人單採核酸檢測服務,7個樓層每天跑6個來回,經常吃不上熱飯。為了節省防護物資,他入戶期間不喝水、不上廁所,等結束工作脫下防護服時已然渾身濕透,他開玩笑説:“省得洗澡了。”
面對一些不配合、不理解的居民,有聽力障礙的張凱總能用最清晰的話語去解釋説明。他説:“我們在上門核酸檢測時敲開的不僅是居民的家門,更敲開了居民的心門。把關懷傳遞到居民心裏,居民才會更安心。”
張凱(左二)在核酸檢測現場為居民掃碼登記 供圖 遼寧省殘聯
同事知道張凱身體狀態並不是很好,經常叮囑他不要太勞累,他總是反過來安慰:“放心吧,我沒問題,會注意身體的。”直到現在,張凱仍舊奮戰在防疫一線,帶著一顆堅定又火熱的心、一雙與眾不同的耳朵,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為確保戰“疫”勝利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文 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