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萬隻水鳥在大連海濱愜意生活
來源:大連日報  |  2022-05-07 09:35:12

  原標題:科研人員5天行程1500公里完成調查 5.3萬隻水鳥在大連海濱愜意生活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水鳥1

環頸鸻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水鳥2

牛背鷺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水鳥3

復州河上游千鳥雲集 受訪單位供圖

  記者從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近日,大連地區黃渤海濕地水鳥調查完成。4月29日至5月3日,科研人員共記錄水鳥60種5.3萬餘只,以鷗科、鷸科、鸻科、鴨科鳥類為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5種,分別為東方白鸛、黑鸛、白鶴、黑臉琵鷺、黃嘴白鷺;國家二級保護鳥類4種,分別為海鸕鶿、大杓鷸、大濱鷸、白琵鷺。

  大連海濱的灘塗濕地是水鳥由南向北遷徙時的重要停歇地和覓食地,每年春季數十萬隻候鳥遷徙途經。在一些島嶼繁殖的數萬隻鷗類、鷺類,則完全依賴灘塗濕地取食。本次調查,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遼寧師範大學、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科研人員利用5天時間,行程1500余公里,走遍從黃海沿岸最北端莊河栗子房到最南端旅順老虎尾,從渤海沿岸最北端仙峪灣到旅順雙島鹽田大連黃渤海沿岸68處重要水鳥棲息地。包括河流、灘塗、海灣、沼澤等濕地,和蛇島、海貓島、行人坨子、元寶坨子等島嶼,同時對鹽田、魚塘、水庫、蝦池、圍墾區等人工濕地進行了調查。

  調查過程中,科研人員驚喜地發現一處種群數量達1000隻的水鳥繁殖地,位於復州河上游,是大連目前記錄到的最集中的一處鸻鷸類和燕鷗繁殖地,包括環頸鸻、金框鸻、反嘴鷸、黑翅長腳鷸、白額燕鷗、綠頭鴨、斑嘴鴨等。2019年政府將周邊養殖區清退,這裡成了鳥類理想的繁殖場所。(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舒心僑)

編輯:王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