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設美麗遼寧系列報道之四:點“綠”成“金”育新機
來源:北國  |  2022-06-05 14:32:01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初夏時節,從盤錦市中心驅車西行,一路可見綠意盎然的葦海。把城市“包裹”在濕地中,“濕地之都”盤錦在大地母親的臂彎裏孕育著綠色,也孕育了發展的生機。

  優質生態大米、稻蟹生態養殖、蘆葦深度加工等生態産業提升了“魚米之鄉”的知名度,“紅”透天下的紅海灘更成為盤錦旅遊業的“網紅”。盤錦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綠色引擎,堅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讓生態和發展彼此融合、相互助力。

  從渤海之濱向東,頭枕長白山余脈的本溪,講述了點“綠”成“金”的另一個版本。

  憑藉著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本溪依託國有林場建起覆蓋全域的森林旅遊景觀帶,從煙塵籠罩的“煤都”蛻變為美麗的“楓葉之都”,走出了一條“不砍樹也致富”的生態發展之路,寫就了“生態立市”的綠色崛起樣本。

  近年來,遼寧省各地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工作為抓手,以綠色繪就發展底色,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走出了一條條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協同並進的高品質發展新路。

  宜林荒山綠化率90%,公路兩側荒山坡面綠化率98%,森林覆蓋率80%……在中國名村評選中,丹東鳳城市大梨樹村的“綠化指數”名列前茅。秉承“生態興村”的發展理念,大梨樹村實施了治山治水、污染防治、村莊綠化、舒適宜居等生態建設,經過30多年的苦幹、實幹,把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

  大梨樹村打造萬畝板栗園,建成全國最大遼五味種植基地,生態産業蒸蒸日上;生態旅遊紅紅火火,獲得“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和“國家AAAA級景區”的殊榮;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態文明教育、村規民約教育和學生品德教育相結合,愛家鄉、護家鄉已經蔚然成風。

  從綠水青山之中找尋發展的金鑰匙,把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本,進而變成發展資本,真正釋放出生態紅利。

  “綠”和“産”互促。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著力發展綠色農業,先後形成了以葡萄、山參、優質米、幹堅果等綠色食品為重點的産業基地,全縣40個“一村一品”特色村為發展健康産業提供了資源保障,吸引了中藥飲片、保健食品、綠色食品深加工等産業進駐桓仁。

  “美”與“富”共贏。“塞外水城”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依託自然和文化資源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兩山”轉化模式,以“旅遊+”推動旅遊與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先後建成旅遊産業小鎮、特色旅遊村寨、百個主題莊園,鄉村旅遊已成為鄉村産業振興的有力支撐。

  好生態成就好日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最終還是要落腳到民生的持續改善,讓“綠色福利”帶給群眾更多獲得感。

  在盤錦,百姓不僅能隨處見綠,生活中更是處處享“綠”。居有“綠色社區”,食有“綠色食品”,學有“綠色學校”,醫有“綠色醫院”,現代化的生態生活正向城區園林管理園藝化和城鄉環境管理專業化的新高度邁進。

  盤錦市獲評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盤錦市大洼區、雙臺子區、盤山縣和本溪市桓仁縣獲評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區)。截至目前,遼寧省共創建鳳城市大梨樹村、桓仁縣和喀左縣3個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大連市旅順口區雙島灣街道張家村等11個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護住青山綠水,引得“百鳥”來棲。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點“綠”成“金”的發展空間,吸引了一大批遊子返鄉創業,搭上生態發展的“動車”。

  郭佳明回到家鄉盤錦創辦合作社,帶領180多名農民發展生態農業,從種苗、技術到銷售實行一體化服務,生産出來的大堡子村鹼地柿子不僅是盤錦的特色“名片”,更成為農民致富的“金果”。

  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活注腳,更是綠色發展的“拔節之聲”。(記者 徐鐵英)

編輯:黃非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