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資源”變“活化資産”瀋陽在省內首創並投放農村産權流轉貸款
來源:瀋陽日報  |  2023-03-13 09:38:34

  3月11日,記者在瀋陽新民市法哈牛鎮後沙河子村看到,農戶李寶吉家的蔬菜大棚裏種植的苦苣長勢喜人。李寶吉語氣中透著興奮,他跟記者盤算著,今年新建的3畝大棚能帶來約10萬塊錢的純利潤。

  蔬菜大棚投入高,每畝至少需要四五萬元,而這筆投入來自瀋陽市在全省首創並投放的農村産權流轉貸款。

  在農村,家家有房住、有地種,但因為宅基地、耕地為集體所有,農戶在生産中如遇資金緊張的情況,拿不出來抵押物,銀行很難發放貸款。

  如何把“沉睡資源”轉變成“活化資産”?瀋陽市金融發展局銀行保險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國家、省、市先後出臺了相關政策和辦法,鼓勵通過農村“兩權”(即,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産權)流轉融資模式,扶持農業發展。為此,盛京銀行聯合瀋陽農村綜合産權交易中心在遼寧省內首創了農村産權流轉融資業務方案。

  據市金融發展局銀行保險處負責人介紹,此前銀行不願意向農戶發放貸款,是因為沒有可抵押物,銀行需要承擔風險。通過農村産權流轉融資業務方案,假設農戶無力償還貸款,銀行可以把預流轉的土地經營權在瀋陽農村綜合産權交易中正式流轉,同時瀋陽還設立了農村“兩權”基金,此類貸款一旦出現風險,基金還可以進行補償。雙重保障覆蓋了銀行的風險敞口,讓銀行敢貸、願貸,更盤活了農村的土地資源。

  金融是“三農”發展的重要支撐。據悉,今年瀋陽市將著力推動金融機構創新“三農”金融産品,支持優質特色設施農業項目發展,加大春耕備耕資金保障,加大農業領域信貸資金投入,力爭到2023年底涉農領域貸款餘額突破1700億元,全面提升鄉村振興金融服務質效。(記者 劉洋)

編輯:黃非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