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源:鐵西區委宣傳部
在沈城西部,一個濱水國際文化商務交流中心正在強勢崛起。3月15日,瀋陽市鐵西區(經開區、中德園)發佈“西峽灣·國際城”板塊規劃。作為瀋陽35個核心發展板塊之一,該板塊將構築“一帶、一岸、兩心、多片”的高品質空間格局,聚力打造新經濟策源地、國際化人文城區、智慧化未來城區和綠色化生態城區。
發佈會現場 供圖 鐵西區委宣傳部
新經濟策源地 打造瀋陽西部“新核心”
“西峽灣·國際城”板塊位於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園核心區域的西峽灣畔,規劃範圍東至渾河十五街、西至渾河十八街、北至開發二十二號路、南至大堤路,規劃面積約3.6平方公里。板塊圍繞“國際文化商務交流中心”的目標定位,按照“宜居、韌性、智慧”的發展理念高標準建設,規劃了“慢生活+新經濟”主題的功能業態,並充分彰顯“大河文化+自然風光”生態特質。
在城區空間格局上,板塊以“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為目標,搭建“一帶、一岸、兩心、多片”的空間骨架。一帶,即渾河發展帶,縫合城市與渾河生態空間,一體化發展;一岸,即國際水岸,依託細河形成連續2.5公里的以公共服務和休閒服務為核心的國際化濱水典範區;兩心,即渾河之心與青年聚場,渾河之心匯聚文化交流與商務服務功能,青年聚場打造充滿活力的青年友好型街區;多片,即多組團未來社區,引領智慧生活新體驗。
濱水國際窗口 佈局時尚現代“新水岸”
作為瀋陽35個核心發展板塊中的“濱水特色功能區”之一,“西峽灣·國際城”致力於充分開發利用好渾河與細河濱水資源,讓“國際化窗口”功能最大化。一方面,通過城市陽臺,將文化商務區和渾河濱水空間連為一體,依託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體育中心、美術館、圖書館四座大型公共建築,以及兩個商務總部建築群和渾河岸灘,打造文化交流、商務辦公、休閒遊憩等功能高度複合的“渾河之心”,形成高品質的城市地標空間。另一方面,通過聯通和修復細河故道恢復自然生態,並圍繞細河兩岸佈局國際服務驛站、企業傢俱樂部、國際商業街、藝展中心、康養中心、星級酒店等項目,打造“最國際”的高品質休閒水岸。
同時,“西峽灣·國際城”通過“理水成廊、綠脈成網”,連通區域內外的渾河、細河故道與細河新道,形成“三橫三縱”的綠色網絡,藍綠空間佔比超過40%,構建韌性、低碳的綠色化生態城區。
據悉,這裡還擁有高品質、國際化的公共服務配套,純德制國際學校——盍碧璽曼詹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提供與德國同步的優質國際教育;從小學到大學的優質教育資源在這裡匯聚,中德國際社區小學、瀋陽市第三十一中學附屬中學陸續開工建設;積水潭國際醫院實現與德國醫療保險體系無縫對接;萬科中德國際社區塑造青年友好型國際化街區典範,華潤潤悅灣打造高端人居環境;中德公園、渾河西峽谷公園、細河悠谷公園、國際泵道公園等生態風景與人文景觀資源都成為了都市潮流新地標。地鐵三號線高架段位於中德園,西起寶馬裡達工廠,東至三環,共設9站,2024年底通車。
目前,板塊中規劃的萬科中德國際社區(一期、二期)、盍碧璽曼詹國際學校、渾河十八街、開發二十三路等項目已竣工;中德國際社區、華潤潤悅灣、中德國際社區小學、瀋陽市第31中學附屬中學、瀋陽國際泵道公園均在火熱開工建設中;渾河十五街等多條街路計劃年內開工,2023年年底前竣工。
智慧未來城區 引領中德園升級“新家園”
發佈會現場 供圖 鐵西區委宣傳部
“西峽灣·國際城”所在的中德園,是國務院批復的戰略平臺,也是中國連結全球“智造”的重要門戶和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示範窗口。兩板塊與“西峽灣·國際城”相距僅4—5公里,功能聯繫緊密,三個核心板塊可容納約4萬人“在工作的地方生活”。
為打造智慧化、數字化的未來城區,“西峽灣·國際城”按照智慧城市理念高標準統籌規劃、建設和管理,探索應用新科技,打造VR、AI等豐富多樣的智慧場景。區域內同步建設孿生數字城市,超前佈局智慧感知系統,以城市數據管理中心為智慧中樞,塑造可感知、強體驗的時尚未來都市。(文 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