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搭建創新平臺激發活力 集聚人才賦能高品質發展
來源:瀋陽日報  |  2023-10-11 09:31:17

  原標題:搭建創新平臺激發活力 集聚人才賦能高品質發展——“全面振興 人才興沈”系列報道之二平臺是人才發揮作用的重要載體。瀋陽錨定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著力打造“一樞紐四中心”,積極構建以渾南科技城為引領、融入國家級人才集聚平臺的“一城兩區一帶”科創佈局。高標準建設遼寧材料實驗室、遼寧遼河實驗室、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等平臺,目前,全市國家級創新平臺達到76個,集聚“兩院”院士24人、國家重大人才項目專家400余人。

  瀋陽産業門類齊全,國家41個工業大類中瀋陽擁有37個,汽車及零部件、航空航天、積體電路、機器人、生物醫藥等20個産業鏈集聚,擁有45所高校、56家科研機構、1457個創新平臺、近2萬家科技型企業。瀋陽還是全國15個科技創新策源地之一,是國內唯一的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每年吸引16萬大學生來沈留沈。百萬噸乙烯裝置用壓縮機、重型燃氣輪機等一批“大國重器”在此誕生,沈飛集團、華晨寶馬、黎明航發、新松機器人等知名企業領軍業界。

  一直以來,瀋陽市持續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依託企業吸引集聚産業人才。聚焦20條重點産業鏈,深入挖掘重點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編制《瀋陽市緊缺急需人才目錄》,對企業引進的急需緊缺人才給予獎勵。開展“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構建以企業為“盟主”的省級以上實質性産學研聯盟83家,支持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業開展協同關鍵技術攻關。在培育孵化平臺的過程中,瀋陽市強化創業金融支持,新設立兩支總規模11億元的投資基金,為種子期、初創期人才創業項目提供金融支持。實施“雙創”載體提標升級行動,扶持壯大一批眾創空間、孵化器。2020年以來,有3家單位晉陞為國家級眾創空間,市級以上孵化平臺達到262家,其中國家級40家,服務在孵企業、項目團隊1.5萬個,集聚創業人才16.6萬人。

  “瀋陽創新平臺優勢得天獨厚,為青年科研人員提供了寬闊的跑道和強有力的支撐。”海歸博士、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以下簡稱瀋陽自動化所)研究員楊永良説。2005年,他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讀大四時,就被瀋陽自動化所招生老師的介紹吸引,了解到瀋陽自動化所創造了我國機器人領域的多項第一,便打定主意要到瀋陽自動化所讀研究生。大學畢業後,楊永良心願得償來到瀋陽。2009年,在瀋陽自動化所的推薦下,楊永良到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攻讀機械工程專業博士,從事納米機器人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研究。2020年,楊永良得知瀋陽正在大力引進高端人才,回國發展自此成為他的堅定信念。

  楊永良在瀋陽自動化所任職後,在子女入學、購房補貼、職稱評定、科研項目等方面,享受到省、市相關人才政策,並得到了瀋陽自動化所、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支持,這為他專心開展科研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楊永良介紹,他目前正在進行由細胞啟發的集群機器人控制技術研究,這個研究方向在國際上相對冷門,但應用領域廣泛,可以適用於水下機器人控制、航空發動機檢測、大型構件品質檢測等領域。

  “瀋陽是我國的重工業基地,高端裝備製造業基礎雄厚,創新平臺實力較強。正如我開展的集群機器人控制技術在航空發動機檢測上的應用,如果沒有瀋陽自動化所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依託,沒有從事航空發動機研發、生産的院所、企業,那麼我的研究就是無本之木。我的研究工作得益於瀋陽獨特的創新平臺優勢,是瀋陽的科創資源稟賦成就了我,是瀋陽給了我用武之地。目前,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我在團隊建設、項目科研上進展順利。我希望能夠為瀋陽的高品質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楊永良説。(記者 梁馨月 岳雨)

編輯:王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