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貝雕《龍鳳呈祥舟》摘得“山花”
來源:遼寧日報  |  2023-11-15 10:07:29

  原標題:2016年獎項改革以來我省乃至東北地區首獲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 大連貝雕《龍鳳呈祥舟》摘得“山花”

大連貝雕《龍鳳呈祥舟》摘得“山花”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31115085437

氣勢恢宏、造型精巧、蘊含美好寓意的《龍鳳呈祥舟》征服了山花獎評委。(受訪者供圖)

  核心提示

  近日,由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大連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金吉創作的大型貝雕作品《龍鳳呈祥舟》獲第十六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獎,這是2016年獎項改革以來遼寧省乃至東北地區首次獲此殊榮,此次獲獎實現了遼寧民間文藝界在山花獎上零的突破。《龍鳳呈祥舟》完美地將寶石和貝殼相結合,創新性使用了大連貝雕獨創的珍貝藝術理念,在展現中國古代精湛建築藝術的同時,汲取中國民間龍鳳吉祥文化元素,打破了以往只有龍的單調造型,創新表達了中華傳統文化中龍鳳呈祥的豐富意蘊。

  耗時10年 “寶”“貝”珍品驚艷呈現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是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主辦的全國性文藝專業獎項,是中國民間文藝界的最高獎項,本屆只有8個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獲獎,殊為難得。本次獲獎的《龍鳳呈祥舟》,從構思、製圖到最後完成,金吉用了10年時間,彌補了他2020年以貝雕作品《貔貅》進入終評卻錯失大獎的遺憾。

  金吉介紹,《龍鳳呈祥舟》以木胎為裏,雙色鮑魚貝為主要材料,鑲嵌綠松石、孔雀石、青金石以及珍珠。“貝殼我們選用了澳洲鮑魚貝和大連鮑魚貝,這兩種貝類的顏色搭配效果特別好,有層次感。而且鮑魚貝的膠質豐富,有利於我們使用貝殼軟化技術。”

  金吉所説的貝殼軟化技術,是從他的父親、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金阿山那裏傳承下來的。 由於貝殼是一種堅硬、易碎的材質,因此貝雕手工藝品對雕刻者的力道、造型能力和手藝嫺熟度有極高的要求。為了將貝殼應用在更廣泛的手工藝品製作中,金阿山在傳統貝雕技藝的基礎上,研究出“貝殼軟化成型”新工藝,並總結歸納出設計、選料、粗胚處理、細胚處理、手工精雕等十余道貝雕工序。與早期貝殼軟化工藝不同的是,金阿山研發的新工藝採用物理方式對堅硬的貝殼進行軟化處理,不僅可以保留貝殼本身的色澤和質地,而且不會産生毒害作用。憑藉這種新工藝,金阿山于1987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輕工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龍鳳呈祥舟》另一個特點是,使用了金阿山和金吉共同研發的“珍貝藝術”。在這件作品上,金吉使用了十余種珍貴材料,金吉説:“雖然貝類價格並不便宜,但容易給人以廉價的成見,所以我們添加了青金石、松石、瑪瑙等,讓寶石和貝殼融合,成為‘寶貝’系列。”2008年起,金氏父子把貝雕藝術升級到了“珍貝藝術”,留下了多件優秀作品。

  不僅如此,專門學習過中國古建築的金吉,在設計上將中國古建築藝術的精華吸納到作品中,亭、臺、樓、閣、軒、榭、廊、舫等古建築分類,硬山、懸山、攢山、歇山、廡殿等古建築屋頂的樣式,還有單檐、重檐、起脊、卷棚之分,個別古建築還採用疊頂、盔頂、十字脊歇山頂及拱頂,做成精巧的袖珍微縮版。

  從2012年構思完成,到逐步創作零部件貼片,金吉不急不慌,完全依照腦海中的構思進行。“每一步都不能錯,每個部件都有它們的安裝順序,每片貝殼的打磨都有它的度。這要是做成4米長的大船,也許就不必這麼辛苦了。”金吉説,越小的部件貝殼越難打磨,有時候手都捏不住,打磨、貼片就尤為艱難。不過最近3年中,遼寧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數次邀請國家級專家與金吉進行交流後,他的創作越來越順利,最終完成了整件作品。

  最後呈現在山花獎評委和世人面前的《龍鳳呈祥舟》,以龍鳳同體的新式船身,打破了以往只有龍的單調造型,為弘揚中華龍鳳文化在此領域開了先河。將大連的貝殼平雕、浮雕和高浮雕形式轉變昇華為立體雕形式去創作,設計製作創新使用大連貝雕獨創的珍貝藝術新理念,完美地將寶石和貝殼相結合,展現“寶貝”的美好寓意,整件作品長2.1米,寬0.4米,高1.4米,作品氣勢恢宏,造型精巧,繽紛多彩,熠熠生輝。

  金氏父子

  在全國叫響大連貝雕

  《龍鳳呈祥舟》的完成與獲獎,不能不提到中國貝雕行業首個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金阿山,更為傳奇的是,在中國貝雕行業僅有的5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金阿山和金吉父子佔得兩席,還有一位是金阿山的徒弟。貝雕藝術傳承與發展,令一門兩名大師成為佳話。

  金阿山從事貝雕事業已有70餘年。自懂事時起,他便跟隨外祖母、母親學習貝雕技藝,長大後先後師從史玉蘭、王秀萍、王德謨等老一輩貝雕藝人,幾乎一輩子都在與貝殼打交道。他創作的《麒麟》《福壽對瓶》《貔貅》多次斬獲國家大獎,潛心研究出的“貝殼軟化成型”新工藝,更是將大連貝雕技藝推向了更高的藝術水準。1996年,金阿山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22年,金吉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他不僅繼承和發展了金阿山的貝雕技藝,也成為百年貝雕藝術的傳承人。

  金吉説:“小時候我父母是雙職工,所以我放學也不回家,直接到貝雕廠裏跟著幹點力所能及的活兒,整個流程我都很熟悉。”高中畢業後,金吉進入貝雕廠,開始潛心學習。20年後,年近40歲的金吉終於能夠自主設計、創作,並在其後的10年間跟隨金阿山屢創佳作,終於成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如今,金吉已是大連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他把貝雕技藝帶進校園,毫無保留地教授給學生。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傳承大連貝雕技藝,金阿山、金吉父子自費建立了兩家博物館,專門用於展示、宣傳貝雕手工藝品。目前,兩家博物館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産——大連貝雕的傳承基地,也是省內各藝術院校的實習基地。

  省民協秘書長楊東樂介紹,此次獲獎是省民協聚焦全國文藝獎項,深入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重要成果。“評審過程中我們申請專項資金進行跟蹤扶持,助力作品角逐山花獎,最終實現了遼寧省在山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獎上零的突破。”楊東樂説。(記者 劉臣君)

編輯:王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