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樂版《霸王別姬》在創新中傳承國粹
來源:遼寧日報  |  2024-04-10 09:47:54

  原標題:瀋陽師範大學梅蘭芳藝術研究所紀念梅蘭芳系列活動在京啟動 交響樂版《霸王別姬》在創新中傳承國粹

交響樂版《霸王別姬》在創新中傳承國粹_fororder_微信截圖_20240410090746

交響樂版《霸王別姬》將京劇與西方交響樂融會貫通,創新傳承國粹藝術。記者 楊競 攝

  交響樂與京劇華麗碰撞,中國梅派虞姬與荷蘭鋼琴家對話。4月6日,由譚盾執棒的“中軸龍脈的鐘聲”交響音樂會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奏響。瀋陽師範大學教授、梅蘭芳藝術研究所所長、梅派第三代傳人肖迪化身虞姬,時隔7年後在京城再度唱響梅派經典。西方交響,加之肖迪完美的音色與行腔技巧贏得了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這次活動也是梅蘭芳藝術研究所“紀念梅蘭芳先生誕辰130週年,梅葆玖先生誕辰90週年”的系列紀念活動之一。

  “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舞臺上,肖迪出演的虞姬,唱腔柔美深情,舞姿楚楚動人。

  本次音樂會首先亮相的作品,是譚盾為北京中軸線最新創作的作品《北京中軸龍脈之鐘》。之後,京劇與鋼琴的雙協奏曲《霸王別姬》上演,肖迪與荷蘭鋼琴家拉爾夫·林納德·范·拉特聯袂登臺。

  肖迪、譚盾創作的交響樂版《霸王別姬》首演于2015年,同年,開啟世界巡演。目前在國際舞臺和國內舞臺已經演出幾十場,所到之處一片讚譽,這次是在北京第二次演出。

  交響樂版《霸王別姬》並非簡單地用交響樂為京劇伴奏,而是京劇與交響樂的對話,整場演出沒有一件京劇傳統樂器參與,音樂風格時而柔美、時而悲壯,甚至包含著頗具搖滾特點的音符搭配。一位音樂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這部作品在傳統京劇的基礎上,融入交響樂、舞蹈等藝術形式,“戲中有新,新中有根”,7年前他看過交響樂版《霸王別姬》,很感動,7年之後再看依然很震撼。

  1922年,京劇《霸王別姬》由梅蘭芳首演于北京,之後的37年裏,梅蘭芳演過4000多場《霸王別姬》。在不斷打磨推敲中,《霸王別姬》不斷改良、創新,最終成了享譽世界的梅派經典劇目。“時隔一個世紀,作為梅蘭芳藝術第三代傳人,我覺得繼承梅派藝術的傳統作品的同時,更要繼承梅蘭芳先生不斷創新的梅派藝術精神,所以老戲要演出這個時代的風貌,是我們傳承人的責任。”肖迪説。

  交響樂版《霸王別姬》共分為5段:四面楚歌、月色清明、飲酒虞歌、鋼琴劍舞、霸王別姬,5個段落環環相扣。作品巧妙地引入了3段梅派唱腔,體現了虞姬那種心如秋水、美麗善良以及愛人、愛家、愛天下的情懷。鋼琴部分則展示的是絕代英雄霸王的慷慨悲壯、寧死不屈,營造出力拔山兮氣蓋世的精神境界,也吐露出英雄對佳人的深情愛慕。

  交響樂版《霸王別姬》的最大看點是最後一個樂章,譚盾和肖迪將梅蘭芳的梅花形劍舞結構引進來與鋼琴對話,形成舞與音、剛與柔、劍與情的交融。肖迪在京劇與交響樂之間塑造了一個新的虞姬。“這次交響樂中沒有一個是京劇的伴奏,而主要是和鋼琴霸王對話,它和京劇裏的感覺完全不同。為此,我的唱腔、身段、劍舞都有很多新的嘗試。”肖迪感言。

  “當西方交響樂與中國京劇的融合成為時尚,將推動京劇的人才建設和世界傳播,加強中西藝術對話,讓更多外國人欣賞、喜歡上京劇。”譚盾説。

  “這場音樂會還有更大的主題是為北京申遺而準備的,主題是北京中軸,體現了北京文化、京城文化。京城文化是京劇不斷發展和前行的重要根基,所以在京城唱京劇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這個作品又是一個創新式的作品,這對於梅派藝術的繼承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肖迪告訴記者。

  據了解,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演出交響樂版《霸王別姬》是今年梅蘭芳藝術研究所的“紀梅”活動之一,後續還將從梅派藝術繼承、發展、創新、普及方面推出系列舉措,其中包括舉辦梅派藝術繼承與發展國際研討會、“紀梅”國際藝術音樂會,出版梅派經典大戲《玉堂春》和專著《梅派傳統劇目賞析》,並重點推出新時代梅派京歌《梅派傳人》,同時開展梅派京劇藝術進校園,進基層展演、講座等系列活動。

  對話:吸引年輕觀眾才能讓京劇充滿生機

  記者:交響樂版《霸王別姬》自2015年創排以來,在世界巡演情況如何?

  肖迪:交響樂版《霸王別姬》是東西方文化融合的藝術創作。自2015年在德國、法國、新西蘭、澳大利亞、新加坡、美國等地巡演得到了觀眾的讚揚和喜愛。

  記者:梅蘭芳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12年,已故京劇梅派宗師梅葆玖時任藝術總監及名譽所長,作為梅葆玖親傳弟子,您如何看待京劇藝術的傳承?

  肖迪:雖然梅老師已經不在了,但是梅派藝術的精神應該繼承、發揚、創新下去。京劇藝術的傳承不僅限于專業演員的厚植教育和流派劇目的傳承,更重要的是京劇文化土壤的深耕與培養。京劇藝術的未來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觀眾的數量和品質,吸引年輕觀眾才能讓京劇充滿生機。

  記者:您一直在為傳承京劇藝術努力著,曾以“京劇+”形式推廣京劇藝術,“京劇大語文”是您試水國粹傳承的新路徑,目前進行得怎樣?

  肖迪:“京劇普及要從娃娃抓起”是京劇界多年來的傳承理念和宣講口號。梅蘭芳藝術研究所自創立12年來,以“京劇+”形式普及推廣京劇藝術,每年到10多所高校、中小學進行京劇藝術公益講座、演出、培訓等活動,受益學生達數萬人次。在梅蘭芳藝術研究所成立十週年之際,我們的專家組特別製作推出了“京劇大語文”研究推廣課題。由我主講了15個篇章的“京劇大語文”線上講座。這種線上課堂式的傳播,可以讓更多的觀眾,更多的青少年以網絡形式了解京劇、了解民族文化。

  記者:有人認為京劇應該保持原汁原味,有人認為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您怎麼看?

  肖迪:傳統與創新對於戲曲的發展來説,缺一不可。在交響樂版《霸王別姬》裏,除保留了原來梅派唱腔的經典部分——南梆子、二六和舞劍,我們還創作了新式的戲曲舞蹈、身段,與鋼琴霸王對話,這些是根據現在觀眾的審美需求,乃至世界觀眾的審美需求來設計的。這些創新也得到了非常多的觀眾的喜愛。

  記者:如何在全球範圍內推廣京劇藝術?

  肖迪:京劇藝術的核心是表演者,京劇表演者們需要不斷地學習、實踐,以提高自己的藝術水準。只有通過精湛的表演技藝,才能吸引觀眾的目光。同時還需要與國內外其他藝術形式進行交流,借鑒其優點,豐富自己的表演形式。

  在傳播上,可以通過舉辦國際性的演出、比賽、講座等活動向全球觀眾直觀地展示京劇的魅力。此外,還可以通過電影、電視、網絡等媒體,向全球觀眾傳播京劇的藝術形象,讓中國藝術走向世界。(記者 楊競)

編輯:王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