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的蛇島—老鐵山候鳥棲息地、丹東的鴨綠江口候鳥棲息地觀鳥,在位於瀋陽市鐵西區的中國工業博物館感受“工業風”,去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了解古生物化石,到大連高新區三寰牧場、旅順口區東雞冠山、甘井子區的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欣賞生態之美……金秋時節,遼寧秋季文旅消費不斷升溫,生態遊、文化遊成為亮點。
在第46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順利通過評審。大連蛇島—老鐵山和丹東鴨綠江口等5處提名地以重大邊界調整的形式,被擴展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來自吉林通化的遊客于學德第二次來丹東,他對丹東、大連的生態之美讚不絕口。“我每次都會來鴨綠江邊拍照留念。這裡景色優美、山林茂盛,生態環境非常好。”于學德説。
丹東市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申遺成功帶動丹東經濟增長,其中獲益最大的是旅遊業。成為“世界遺産”,能極大提高景點的國內外知名度,帶來豐富客源。
“老鐵山為遷徙猛禽提供了足量食物和渤海海峽最短飛越路線,成為大量猛禽南遷越冬的首選路線,被譽為‘鳥棧’。”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教中心負責人呂傳棟説,老鐵山自然環境保護持續推進,帶動旅順口區沿海“生態遊”,促進了當地文旅消費。
家住瀋陽的石顏是一位旅遊愛好者,她經常到大連旅遊。“除了傳統旅遊景點外,三寰牧場、東雞冠山、西郊國家森林公園等都深受年輕遊客喜愛。我很喜歡在三寰牧場共享綠地露營,去東雞冠山爬山,呼吸新鮮空氣。”石顏説。
大連三寰牧場文旅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剛介紹,作為大連曾經最重要的農牧産區之一,三寰牧場以牧區原生態生活為藍本,以自然、人文、藝術為核心理念,傾力打造動物牧區、蔓野共享綠地、有氧森林、會耕部落、燒烤花園五大區域。自2019年正式運營到現在,三寰牧場共接待露營遊客220萬人次。
除了生態遊,文化遊也成為遼寧秋季文旅消費亮點。“我們通過強化品牌塑造,深化中國工業博物館等文化載體建設。”瀋陽市鐵西區文旅局局長王暉表示,該區依託傳統節日,開展“工業+民俗”系列文化活動,帶領遊客感受工業、民俗跨界融合新體驗,指導紅梅文創園、瀋陽可口可樂世界、華晨寶馬鐵西工廠等景區景點推出創意集市、“列車記憶”露營節、工業遊等特色文旅遊玩項目,持續豐富遊客沉浸式遊覽體驗。
朝陽市也敞開熱情懷抱,向遊客推介紅山文化、化石文化、三燕文化、紅色文化等多種體驗項目。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遊客人數不斷攀升,以京津冀、瀋陽及朝陽周邊城市遊客為主要旅遊群體,同時吸引不少省內外的研學機構、旅行社走進景區開展研學遊、科普遊。在大連市西崗區,東關街歷史文化街區開街營業後,遊客涌入街區遊逛打卡、消費體驗,感受百年建築修舊如舊的魅力,與非遺市集的藝術家共同討論藝術品的巧妙精緻。
相關部門多措並舉支持文旅消費。建行瀋陽鐵西支行與中國工業博物館聯袂推出紀念門票,吸引遊客前來參觀遊覽;截至9月末,農行遼寧省分行形成鄉村文旅産業客群清單22個,投放鄉旅貸款近6000萬元,支持200余戶農戶創業致富;郵儲銀行遼寧營口分行推出“金融+山海+文旅”濱海城市服務方向,創新“民宿貸”“溫泉貸”等産業貸産品,為溫泉旅遊發展“景”上添花。瀋陽市皇姑區稅務局緊跟文旅行業發展需求,開展“一戶一策”問計問需活動,同時依託“心連心”青年創新工作室,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為轄區內文旅企業量身定制專項服務方案,為瀋陽秋季文旅增添活力。(記者 溫濟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