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瀋陽市大東區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在長安街道東勝社區通過創建“統戰文化主題口袋公園”等一系列舉措,積極建設統戰文化新陣地,獲得當地各族居民的一致認可。
優化“政治引領+民族團結”工作模式
大東區長安街道東勝社區區域面積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43人,其中滿、回、蒙、朝鮮、錫伯等少數民族居民602人,佔比約16%。大東區通過強化黨建引領,提升社區統戰工作質效,制定和完善了社區民族工作例會、宣傳培訓、扶貧幫困等多項制度,為開展社區民族互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社區利用基層黨建網格,打造社區統戰工作陣地。建立“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組織架構體系,明確社區黨總支和小區黨支部的職責。構建七星石榴籽志願服務體系,即:團結星——解紓暖服務團隊、科教星——航空科普團隊、康益星——品質養老團隊、和美星——雲端互動團隊、芳華星——銀齡文藝團隊、丹若星——書畫志願團隊、築夢星——兒童公益團隊,融合民生、文化、教育、國防等多方資源,充分發揮社區統戰人士的積極作用,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到每次服務活動中,形成互幫互助、促進民族團結的良好氛圍。
豐富“傳統文化+互嵌平臺”交流載體
大東區積極推動各民族居民之間交往交流交融的平臺建設和空間打造。
東勝社區在市、區民宗局的指導支持下,打造各民族群眾共同參與的社會實踐空間——中華民族一家親主題展廳。展廳設有民族書屋、民族閱覽室、民族服飾體驗館等六大主題板塊,為各族居民提供能力展示和交流的平臺。
從2023年建成以來,展廳累計開展各類活動600余場,2024年9月獲得瀋陽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等稱號。
探索“統戰文化+口袋公園”文化陣地
大東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核心,在東勝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門前打造統戰文化主題口袋公園。廣場中設立五處小品景觀,還有50余組民族團結主題的亮化詩片語成的漫道,有以二維碼形式展示的47個民族團結故事。廣場的點睛之筆是緊緊環抱的石榴籽雕塑,寓意著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嶄新的主題廣場成為周邊居民的新打卡地。
下一步,大東區將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持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全力打造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幸福社區,讓各民族居民在社區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不斷提升向心力和凝聚力,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動社區和諧發展。(文 程培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