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造人才培訓、運營保障、文旅勝地、試飛測試4張名片 朝陽推動低空經濟加速起飛
無人機物流、應急救援、飛機觀光……隨著各類政策放開與技術突破,低空經濟開始走進大眾視野,為交通物流、文旅融合等應用場景不斷賦能。不久前,以“助力低空經濟發展、打造新質生産力”為主題的2024中國科協産學研融通創新(低空經濟專場)暨朝陽市低空經濟高品質發展促進大會在朝陽舉行。來自國內航空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業協會、企業界的專家齊聚一堂,共同研討低空經濟領域的專業技術、打造低空經濟場景等發展課題,助力朝陽全區域全産業佈局低空經濟發展,打造未來産業增長的新引擎。
低空經濟是以低空空域為依託,以各種有人駕駛航空器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經濟形態。朝陽市發展低空經濟,資源稟賦得天獨厚,産業基礎初具規模。
近年來,在政策引領和科技發展的雙重推動下,朝陽低空經濟加速起飛:淩源市無人機産業集聚效應凸顯,已成為“深圳無人機行業協會遼寧創新孵化基地”;飛行培訓形成“南有廣漢,北有朝陽”的國內一流發展格局;建成的低空智聯融合飛行項目成為全省首個120米以下低空産業應用項目……一大批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業態模式的持續上新,使朝陽市加快了邁向低空經濟這片廣闊無垠藍海的步伐。
當前,朝陽市正秉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開放共享、安全發展”的核心理念,以“飛在朝陽”為宏偉目標,精心構建低空經濟發展框架,打造具有全國示範意義的高品質“朝陽低空經濟模式”,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朝陽經驗”。
據朝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發展戰略定位方面,朝陽著力打造4張名片。一是打造東北地區低空人才教育培訓基地名片。二是打造北方低空運營保障基地名片。三是打造全國低空文旅勝地名片。四是打造全國低空檢驗檢測和試飛測試基地名片。經過6年的發展,到2030年,朝陽市低空經濟規模將達到100億元;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和公共服務平臺超過3個,成為東北地區最具核心競爭力的低空經濟科技創新高地;低空標杆應用場景超過30個,城市空中交通完成試點並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區;全市建成5個通用機場和300個各類型起降場地,主城區建成低空智聯基礎設施網。航空維修、檢驗檢測、試飛驗證、適航服務能力覆蓋整個東北地區。(記者 張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