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丹東市振興區江海街道安康村村民賽某將一面印有“熱情幫困解民憂 失而復得暖人心”的錦旗送到丹東邊境管理支隊合作區大隊,“你們一定要表揚表揚新興邊境派出所的岳立斌和劉勇為兩名警官。為了找回我的手機,他們前後跑了兩個多小時,晚飯沒吃不説,還幫我付了25元錢車費……”
經了解,事發當日,賽某從新區打車回家,快到目的地要付錢時卻發現手機不見了,於是賽某便讓計程車司機把自己送到派出所求助。得知事情原委,民警岳立斌幫賽某墊付了打車費,並與民警劉勇為兵分兩路幫其尋找手機。
民警一邊查詢監控尋找線索,一邊撥打賽某的手機號碼,連續打了十幾次後,響鈴的提示音變為關機。“咱們不找了吧。”賽某略帶失望地説。“萬一是電話沒電自動關機了呢?咱們再找找。”民警暖心地安撫著。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民警沿著賽某當日下午停留過的地方反復尋找,最終在賽某打卡拍照的格桑花海中找到了其丟失的手機。
“類似這樣的事情,大隊下設的各派出所都時有發生,有時是幫群眾找錢包,有時是幫群眾找身份證,還有時是幫拾金不昧的群眾打聽失主的下落。”合作區邊境管理大隊政治教導員吳德鵬介紹,為了更好更快地開展這些便民服務,很多派出所還採取開門納諫、警民懇談等方式集思廣益,制定實施了很多好的措施辦法,比如設立愛心警務驛站、成立江上紅色救援隊、建立“四所一庭+”矛盾糾紛化解機制、開通“普印法夜市”等,極大地提升了民警辦公效率。
年初至今,該大隊共為群眾找回遺失物品180多件,救助輕生群眾20余人,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700余起,挽回直接經濟損失540余萬元。
“這次收到的錦旗,是大隊今年收到的第100面錦旗,也是開啟下一階段工作的全新起點。我們一定會再盡百分百的努力,不負人民所望,向著建功時代的坐標乘勢前行。”吳德鵬説。(文 鞠鑫 唐羽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