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的潮流滾滾,由敢闖敢幹的創業者引領和推動,青年人已經成為中堅力量。在新民市金五台子鎮徐家窩堡村,一名“80後”創業者把創新思維付諸實踐,將傳統種植養殖巧妙融合,靠生態循環創造最大效益,開闢出一條獨具特色且可持續的致富之路。
清晨,當很多人還在睡夢中時,新民聖誠農業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劉勝傑已經起來喂豬了。10年前,26歲的劉勝傑大學畢業不久,就回到了金五台子鎮徐家窩堡村,開始了備受鄉親們質疑的創業之路。儘管是從農村走出去的孩子,但長期在外求學工作的他,對各種農活並不熟悉。起初,他在父親創辦的養豬場幫忙,卻總是在“磚砌豬舍環境不佳影響豬的生長”等問題上跟父親唱反調。他上網尋找科學的養殖方法,並於2017年説服父親,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建起兩座陽光豬舍。
在劉勝傑的堅持下,科學飼養讓父子倆的養豬場實現節本增效,劉勝傑也收穫了回鄉創業的第一桶金。但他並不滿足這樣的成績,內心醞釀著新的計劃。2019年,他前往黑龍江五常市考察,對當地稻花香大米的優良品質印象深刻,認為引進種植將帶來顯著經濟效益。次年,他便開始在自家水田裏試種稻花香水稻。不過劉勝傑計劃裏可不是“養豬+種糧”那麼簡單,而是要實現“1+1大於2”,目標就是解決困擾他已久的養豬場污染問題。
劉勝傑清楚,未來治理養殖污染的成本會越來越高,而建立生態循環模式不僅可以解決養殖場排污問題,還可以大大降低種糧成本,生産出品質卓越、營養豐富、口感香醇的有機大米,提高産品附加值,做到一舉多得。
劉勝傑説:“現在種的有機稻花香水稻沒有化肥,雖然産量較低,但是更加健康,推向市場也更受歡迎,有很多人愛吃我們的大米。而且現在都是訂單預定,剩下的再通過網上售賣,還有一些老顧客幫忙宣傳推薦,都已經銷往南方了。”
經過不懈努力與精心管理,劉勝傑種植的稻花香有機大米在市場上贏得良好口碑,佔據了可觀的份額。在他的影響下,當地村民也開始嘗試這種生態種植方式。
金五台子鎮徐家窩堡村村民鄢宇説:“我是第一批跟著他幹的,現在已經兩年了。以前我們種的品種很常規,掙錢不多,但自從他回來以後,跟著他種植引進的優良品種,收益要比種植普通品種高一些。”
“現在農村從事農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我想把這件事一直做下去,一是因為我曾從事過農牧業相關工作,有一定的經驗,二是因為我就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非常熱愛這個行業,希望能把這件事做好。現在我的項目發展得越來越好也得益於國家的政策好,最近有一個2024年遼寧省鄉村産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我經農業農村局的推薦也成為‘頭雁’的一員,獲得了到北京農業大學學習的機會,會了解到更多的農業知識。希望在以後的農業路上,我會走得更遠更好,爭取把這件事做得更大更強。”劉勝傑説。
作為新型農民的代表,劉勝傑用行動引導身邊的人把目光放得更遠。他的創業嘗試激勵著更多年輕人關注農業改革,挖掘新質生産力,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文 楊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