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近年來,瀋陽市錨定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總目標,全力打造“外事+”“國際沈”的升級版,持續叫響“你好,瀋陽”全球推介品牌,不斷提高涉外公共服務水準,打造東北亞開放合作樞紐。
10月14日起,中共瀋陽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市委宣傳部聯合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推出“外國人家在瀋陽”系列報道,從宜居、宜業、宜商、宜學等不同角度展示外國人在瀋陽學習、工作、經商和生活的舒適度、便利度,凸顯外籍人士在沈生活的富足感、獲得感和滿足感。
本期“外國人家在瀋陽”系列報道的嘉賓,是來自德國的盍碧璽曼詹(瀋陽)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瀋陽盍碧璽曼詹學校創始人勞倫斯·盍碧璽曼。
“瀋陽最吸引我的是她擁有無限的發展潛力,願意擁抱更為廣闊的世界,對國際人士有著開放的態度,同時瀋陽還具有時刻迎接新事物的自我完善精神。”來自德國的盍碧璽曼詹(瀋陽)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瀋陽盍碧璽曼詹學校創始人勞倫斯·盍碧璽曼説,他的事業正是從瀋陽起步、發展的。
在2010年,勞倫斯便從德國來到瀋陽進行商業活動。期間,他發現不少德國人同他一樣舉家來到瀋陽發展自己的事業,他們的孩子都需要找到一所適合的德制國際學校。
“瀋陽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都很適合落地一所國際學校。”在合作夥伴的支持和鼓勵下,勞倫斯創辦起12年一貫制的德制國際學校——瀋陽盍碧璽曼詹學校。他自己的兩個孩子也在這所學校就讀。
勞倫斯·盍碧璽曼(左)同學生在一起 攝影 黃非
“這所學校不僅是一所為眾多德國籍和其他外籍人員子女提供教育服務的學校,也是本土孩子接觸國際化教育系統的一個平臺,它已經成為中德文化交流的一座橋梁。”勞倫斯如是説道。
“在學校運營和發展的過程中,鐵西區政府、瀋陽市政府和遼寧省政府均對學校提供了最大的支持。”勞倫斯表示,尤其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在疫情期間政府為學校正常運營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不僅照顧了學生的身體健康,還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給予重點關注。
此外,政府還積極聯繫社會各界,為高年級學生社會實踐對接了優質的實習企業。
學校所在的街區,正位於中德國際風情街,如今這裡已建成一處獨具特色的網紅打卡地。“學校周邊的環境日益煥新,為教職員工和學生家長提供了舒適的生活場景,未來也將隨著政府進一步規劃變得更具有吸引力。”勞倫斯説,他家就住在附近的中德社區,孩子步行3分鐘就可以到達學校,休息時還能跟同學們相約去附近的公園。
“對我來説,瀋陽不僅是我在中國的事業起點,也是我的第二故鄉。”勞倫斯表示,“我相信,開放的瀋陽一定會越來越好。”(文 黃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