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伴隨汽笛長鳴,20輛嶄新的TIR跨境運輸貨車輛從朝陽首發,將通過內蒙古滿洲裏口岸出境後直達莫斯科,全程預計歷時8至12天。“朝陽-莫斯科”TIR跨境公路運輸線路正式開通,為東北地區對外貿易再添新通道。
據悉,TIR即《國際公路運輸公約》,是建立在聯合國公約基礎上的國際跨境貨物運輸領域的全球性海關便利通關係統。相較于傳統的公路運輸,獲得TIR運輸資質的企業的車輛可在各締約國之間便捷通關,全程“一次申報、一車直達”,有效減少貨物在口岸換裝及理貨時間,降低企業運輸成本。
目前,《國際公路運輸公約》在全球已有78個締約國,基本覆蓋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所有國家。TIR運輸不僅節省了企業的運輸成本和時間成本,而且提高了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海關的監管互認,更方便了企業將業務拓展到歐洲國家。
作為繼航空、鐵路、海運之外的中歐“第四物流通道”,TIR為跨境貿易提供了更為豐富多樣的物流選擇。朝陽首條國際公路運輸(TIR)線路的啟運,標誌著朝陽在加快構建高能級開放體系中邁出重要一步。
朝陽市交通局貨運監管大隊大隊長張炳權表示,將與域內重點道路貨物運輸企業進行溝通對接,掌握對外貿易運輸貨源需求,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問題,持續做好TIR跨境運輸企業的日常監管與業務輔導工作,以高效優質的營商環境為跨境運輸企業提供最優質服務,助力朝陽市跨境運輸行業高品質發展。(記者 孫大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