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準考核評價結果公佈 瀋陽經開區排名升至全國第14位
近日,商務部發佈229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國家級經開區)2023年度綜合發展水準考核評價結果。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排名第14位,相較上一年度前進18個位次,位列東北地區第1位。在全國前30強中,遼寧有兩席,另者為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排名第25位。
伴隨中國改革開放步伐而生,國家級經開區承擔著多重職責和使命,既是經濟發展主陣地、改革開放試驗田、創新轉型驅動器,也是新格局下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培育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載體。
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88年6月,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主導産業。2023年,瀋陽經開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2240.2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8億元;固定資産投資346.8億元,營商環境綜合評價躋身全國前15名。目前,園區進駐寶馬、採埃孚等世界500強直接投資企業85家,本特勒、慕貝爾、安川電機等外資企業600余家;擁有瀋陽機床、北方重工、沈鼓集團等工業企業3300余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33家。“鏈主”“龍頭”企業持續發揮集聚效應,不斷推動園區向産業鏈中高端躍升。
圍繞維護國家“五大安全”、央地合作、科技創新等領域,瀋陽經開區積極培育新動能、競逐新賽道,吸引高品質項目落地,發展態勢愈發強勁。2024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49個,新落地億元以上項目78個。微控磁懸浮等462個項目實現開復工,産業項目佔比超83%。德生生物CDMO項目二期A階段、中車新能源專用車等101個項目竣工投産。(記者 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