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至1月16日,由遼寧省委網信辦組織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網上重大主題宣傳活動參訪團走進本溪,開啟一段冰雪熱旅征程。
參訪團參觀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 攝影 馬靜
冰雪中的熾熱潛力
本溪地處北緯41°至43°的黃金滑雪旅遊帶,擁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這裡,近400座山峰具備開發為冰雪旅遊景點的潛力,優質地表自涌式溫泉10余處。“山勢+冰雪+溫泉”的組合,讓本溪的冰雪之下藏著“暖人”的驚喜。
大悅泉室外溫泉 攝影 馬靜
本溪的溫泉屬於自涌式地表溫泉,水溫常年恒定在76攝氏度。溫泉水富含碳酸錳、碳酸鈉、氟、氡等十余種微量元素與礦物質。在溫泉度假區內,霧氣繚繞,溫暖的泉水從地底汩汩涌出,熱氣與週遭的冰雪相互交融,營造出如夢似幻的景象。
這個冬天,本溪全面推行“2024- 2025本溪冰雪旅遊提升計劃”,全力打造遼寧冰雪溫泉康養旅遊核心目的地,讓“冬季來本溪泡溫泉”成為本溪冬季旅遊的嶄新名片。
歷史脈絡中的滾燙熱血
本溪是全國聞名的抗日革命老區,是楊靖宇將軍率領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浴血奮戰的重要根據地之一,紅色文化底蘊極為深厚。
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全面展現東北抗日聯軍十四年艱苦卓絕鬥爭歷程的綜合性陳列館,莊重地屹立在這片土地上。
“八女投江”雕塑 攝影 馬靜
踏入館內,一件件珍貴文物、翔實史料,生動再現東北抗日聯軍戰士在冰天雪地中與侵略者頑強抗爭的英勇場景。每一件展品都承載著革命先輩熾熱的愛國情懷。他們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憑藉鋼鐵般的意志與百折不撓的民族氣節,誓死守護這片深愛的土地。
展廳陳列 攝影 馬靜
目前,本溪正積極促進冰雪資源與紅色文化深度融合,精心規劃了“重走抗聯路”精品線路,讓遊客沉浸式體驗東北抗聯的英雄事跡,真切觸摸滾燙的歷史脈搏,領略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
人間煙火裏的熱烈氛圍
夜幕降臨,本溪的民俗表演如同冬日裏最溫暖的煙火,瞬間點燃整座城市的熱情。
本溪社火,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一登場便吸引眾人目光。表演隊伍以銅鑼開道,二三十名錶演者頭戴紅纓帽,身著盔甲戰袍,手持刀槍劍戟,在激昂有力的鼓樂聲中搖旗吶喊、奮力廝殺,生動演繹著古老故事,舉手投足間傳遞著先輩的智慧與勇氣。
本溪社火表演 攝影 馬靜
鹼廠舞龍同樣精彩絕倫。這一民間藝術深深紮根于鄉土,完美展現民族精神,由鹼廠村趙氏家族傳承至今已有200多年曆史。表演時,巨龍在舞龍者手中上下翻騰、左右穿梭,龍珠閃爍,龍鱗在燈光映照下熠熠生輝。現場鑼鼓喧天,吶喊聲、叫好聲此起彼伏,人們沉浸在熱烈氛圍中,感受著濃郁的民俗風情。
鹼廠舞龍表演 攝影 馬靜
隨著時光流轉,傳統民俗文化與現代流行特色相互碰撞、融合,為本溪的旅遊發展催生了全新的亮點。冬日的小市一莊,大紅燈籠高高挂起,與皚皚白雪相互映襯,洋溢著濃郁的東北年味。遊客穿梭其中,品嘗熱氣騰騰的鐵鍋燉,感受東北民俗的獨特韻味。
東北大席小碗菜 攝影 馬靜
在本溪,冰天雪地不再是清冷的代名詞,而是成為熱情與活力的舞臺。這裡的每一片雪花都承載著歷史的記憶,每一寸溫熱的泉水都訴説著對未來的憧憬。本溪的故事,是冰天雪地中綻放的熾熱火花,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生動實踐。(文 馬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