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市場供需兩旺、回升向好,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快速增長。共接待遊客65219.7萬人次、同比增長28.1%,旅遊收入6325.2億元、同比增長25.9%,已完全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準,提前一年完成三年行動“旅遊總收入倍增、遊客接待人次增長2倍”目標。
2月12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2024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及2025年重點工作安排系列新聞發佈會,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艾芳琳介紹了相關情況,政策法規處處長吳文博、産業發展處副處長王明飛回答記者提問。
發佈會現場 攝影 孫毓聰
艾芳琳介紹,在文旅産業方面,遼寧成功舉辦2024遼寧省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大會,全年新建、在建、續建項目640個,完成投資總額285.6億元。新增國家級旅遊品牌20余個,打造全國旅遊精品線路20條;培育省級文體旅融合發展消費新場景10個。實行促消費政策,聯合交通部門、金融機構等,消費總額達四十余億元。
在文化事業方面,全省共舉辦文藝、非遺、文博等各類文化惠民活動8300余場,15個村入選全國“四季村晚”示範展示點。成立紅山文化研究院,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首次寫進新版《中國歷史》教科書。全省博物館、紀念館全年共接待觀眾3985.6萬人次,文創産品收入達1.47億元。
在文體旅融合方面,遼寧全年共舉辦大型演唱會、音樂節50場次,吸引觀眾85.4萬人次,收入達5.51億元。與新疆、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共建G331邊境旅遊聯盟,牽頭組建北起遼寧丹東、南至廣西東興串聯10省(市)的G228沿海公路旅遊聯盟。全省入境旅遊同比增長49.55%,已超過2019年同期水準。
艾芳琳指出,2025年,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將以加快推進文體旅産業融合發展為目標,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年預計接待遊客人次增長8%、旅遊收入增長約10%;計劃建設文體旅産業項目超500個,完成投資額約300億元。
遼寧將推出更多文化精品力作,開展芭蕾舞劇《八女投江》、雜技劇《先聲》巡演。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開展文化惠民活動1200余場次。加強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傳承,加快推進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産,打造長城精品旅遊線路。
此外,遼寧還將發展文體旅融合産業,培育發展海洋經濟、冰雪經濟、沉浸體驗、駐場演藝等文旅融合新業態。提質升級文旅品牌,培育世界級旅遊品牌5個、國家級旅遊品牌8個、文體旅融合發展消費新場景5個;大力開發海洋海島特色旅遊。激發文旅消費潛能,拓展入境旅遊市場,大力發展“民航包機”“郵輪旅遊”等入境遊産品,加快推進東北亞休閒旅遊目的地建設。(文 孫毓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