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報告“出爐”!2024年,333個“大連藍”
記者2月11日從大連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24年大連空氣品質再次取得新突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33天,其中,優145天,同比增加37天,提升34.3%;PM2.5濃度累計均值2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0.3%,創下除2022年疫情年份外的歷史最佳紀錄。
“大連藍”已成為大連人民引以為傲的民生福祉,這背後,是全市上下、各行各業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奮鬥。為了守護這片藍天,大連市在2024年採取高位謀劃、靶向施策的策略,開展一系列空氣品質持續改善行動。從PM2.5和臭氧的協同控制,到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的協同減排,每一個細節都凝聚著大連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在這場藍天保衛戰中,大連市政府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印發了《大連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提出了“八個持續”共25條工作舉措,並建立了監督調度機制,確保每一項措施都能落到實處。同時,細化2024年空氣品質持續改善重點工作任務清單,明確“六大行動”23個方面65項工作,形成一張清晰的工作藍圖。
企業也積極投身到這場藍天保衛戰中。在政府的幫扶下,許多企業成功申報中央大氣資金項目,獲得2.81億元資金支持。這些資金被用於企業的污染治理和環保設施升級,不僅減輕企業的經濟壓力,還提高企業治污的積極性。
在治理過程中,大連市堅持問題導向,高品質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有序實施燃煤鍋爐綜合整治,淘汰35噸及以下燃煤鍋爐49台1186.5蒸噸,超低排放改造65噸及以上燃煤鍋爐60台5295蒸噸。加快推進鋼鐵超低排放改造,列入省、市臺賬的35個項目全部完成建設,清潔運輸部分已通過評審並公示。在東北地區率先實施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3家在産水泥企業有組織改造全部完成,無組織改造項目已完成60個。開展鑄造、玻璃等六個重點行業工業爐窯排查,綜合治理爐窯企業11家18台。
同時,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和移動源污染整治,對全市的非道路移動機械進行編碼登記和全覆蓋排查,確保每一台機械都能達標排放。
大連市持續強化揚塵面源治理,將“城市揚塵精細化管理”納入市政府2024年重點民生實事項目,並會同住建、城管等部門,對建築工地、道路施工和掃保、工業物料堆場等進行嚴格的揚塵管控。建立“六個清單”,確定重點對象1190個,整改建築施工問題704個、整治工業物料堆場問題20處、處罰違章排渣車輛203台。全年PM10累計均值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2%。(記者 王榮琦 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