獾子洞濕地候鳥覓食嬉戲。
春日回暖候鳥振翅
翩然而至的白鶴。
成群的候鳥來到獾子洞濕地棲息。
候鳥在獾子洞濕地悠然生活。
獾子洞國家濕地公園迎來候鳥遷徙高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在瀋陽法庫,有一場盛大的春日之約正在上演。隨著3月中旬的來臨,法庫縣獾子洞國家濕地公園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候鳥遷徙高峰,整個濕地瞬間化身為熱鬧非凡的鳥類王國。
獾子洞國家濕地公園坐落于法庫縣西部,規劃總面積達2799.45公頃,其中濕地面積就有2047.40公頃。這裡保留著極為原始的濕地景觀,沼澤、灘塗、河渠與森林錯落分佈,為眾多候鳥提供了多樣化的棲息之所,也儲備了充足的昆蟲、魚類、水生植物根莖等豐富食物,是候鳥遷徙途中的理想補給站。
春日暖陽下,獾子洞國家濕地公園的湖水碧波盪漾,灘塗綠草如茵,處處洋溢著生機。據最新監測數據,當前棲息於此的候鳥數量已超15萬隻,種類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既有花臉鴨、綠頭鴨等常見水鳥歡快地在水面嬉戲,也不乏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的優雅身影,它們或翱翔天際,或靜立灘塗,構成了一幅幅和諧美妙的自然畫卷。
每年春秋兩季,獾子洞國家濕地公園都會出現“飛時猶如雲遮日,落時不見湖邊草”的震撼景觀,這裡是白鶴等眾多遷徙候鳥停歇的重要驛站。正因如此,2012年5月,法庫縣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白鶴之鄉”的美譽。
“如今濕地環境越來越好,灘塗面積不斷增大,候鳥的停歇地、夜宿地、覓食地也相應增多,非常適合它們繁衍生息。來參觀的遊客也越來越多。”獾子洞國家濕地公園鳥類監測員張海剛介紹道。
近年來,法庫縣對濕地保護和修復工作極為重視,持續加大投入力度。自2017年起,大力實施退耕還濕等生態工程,投入資金超200萬元。這些舉措使得濕地生態系統愈發穩定,水生植被愈發茂盛,水鳥、水禽數量顯著增長。
隨著候鳥遷徙季的到來,濕地公園管理中心進一步加強了巡護管護工作。不僅在周邊區域增設了大量警示牌和標語,還建立了9座36路監控塔,對公園進行實時監控,杜絕人為干擾。同時,聯合多部門嚴厲打擊非法獵捕野生鳥類等違法行為,全力守護這片候鳥家園。
獾子洞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主任祁勇表示:“未來,我們將重點維護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強化嚴格管理與系統治理,確保鳥類種群不受干擾。同時,以保護性的方式展示濕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生態功能,推動濕地的可持續發展。”
獾子洞國家濕地公園,這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凈土,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候鳥和遊客,成為法庫縣乃至瀋陽生態環境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在春日的暖陽裏奏響一曲生命的讚歌。(記者 徐娜/文 沈樂洵/攝 通訊員 趙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