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衛健委提醒市民:注重時令節氣與春季健康養生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4-03 17:17:30

瀋陽市衛健委提醒市民:注重時令節氣與春季健康養生_fororder_圖片1

發佈會現場 供圖 瀋陽市衛生健康委

  春季,作為萬物復蘇的季節,氣溫多變,各類疾病高發。4月2日,瀋陽市衛生健康委召開“時令節氣與春季健康養生”新聞發佈會,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瀋陽市衛生監督所)主任醫師陳葉、瀋陽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主任中醫師李涵、瀋陽市中醫院主任中醫師李東升以及瀋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瀋陽市第七人民醫院)主任中醫師韓憲偉,分別從傳染病防控、春季養生健康提醒、春季健康養生保健以及科學養護皮膚預防季節性皮膚問題等方面進行解讀。

  春季傳染病防控:多管齊下,嚴密監測

  陳葉表示,根據歷年監測結果,春季瀋陽市常見傳染病類型多樣。其中,呼吸道傳染病較為突出,如流感、猩紅熱、水痘,以及備受關注的新冠病毒感染、普通感冒、肺炎支原體感染等都時有發生。腸道傳染病方面,感染性腹瀉、手足口病在春季也較為常見。自然疫源性疾病類的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簡稱布尼亞感染)同樣不容忽視。

  目前,瀋陽市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疫情雖呈下降趨勢,流感及其他呼吸道病原體處於低水準流行狀態。市民應重點關注新冠、水痘等傳染病。

  春季同樣是腸道傳染病及自然疫源性傳染病的高發季節。隨著氣溫升高,感染性腹瀉、布病、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等傳染病即將進入流行期,手足口病病例數也會有所上升。

  此外,隨著春季來臨,市民外出踏青活動增多。陳葉建議市民,在戶外要注意防止蚊蟲叮咬和動物咬傷。一旦發現蜱蟲叮咬,要及時進行規範處理,避免蜱蟲頭部留在體內;被動物咬傷後,應立即進行外傷處理,並建議接種相關疫苗。

  春季養生健康提醒:順應時節,全面呵護身心

  李涵表示,風邪是春季常見的中醫病邪,與呼吸道傳染病有關。外風可經口鼻、肌表侵入人體,汗濕後的衣物應及時更換,在大風天氣,還應保護易不適的部位,如百會、風池、風府、翳風、大椎、風門、肺俞等穴位。

  春季應適量食用綠色的春鮮蔬菜,如薺菜、馬蘭頭、刺五加葉、刺嫩芽、蔞蒿、把蒿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山野菜鮮品中多含有大量亞硝酸鹽,應先開水焯制,再用清水浸泡1-2小時之後再烹飪,且不可過量食用。此外,春茶屬不發酵茶,新茶中未氧化的多酚類、醛類、醇類對胃腸黏膜有刺激作用,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多飲。北方的山野菜多有清熱解毒之功,但脾胃虛弱者和孕婦不宜多食。

  春季是踏青好時節,李涵建議市民,踏青、登山前要先做好熱身,戴好護膝、護踝等護具。

  春季健康養生保健:中醫智慧,調養身心

  李東升介紹道,市民在春季應少吃檸檬、山楂等酸性食物(適量即可),適當多吃大棗、山藥、甘蔗、南瓜等甘味食物,以健脾養胃,緩解肝氣過旺。

  春季還需補充營養,優質蛋白不可或缺,如雞蛋、魚類、蝦、牛肉等。同時,天氣漸暖,細菌開始繁殖,人體需要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以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飲食宜清淡多樣,選擇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減少過度油膩食物的攝入,可避免“春困”,使人精力旺盛。

  此外,春季多喝水也十分重要,可增加循環血容量,有利於養肝和代謝廢物的排泄,降低毒素對肝的損害。

  預防季節性皮膚問題:順應節氣,內外兼修

  韓憲偉認為,春季是皮膚問題高發期。

  溫差過大會導致皮膚毛細血管擴張,敏感肌易出現紅血絲,引起皮膚敏感泛紅;濕度波動會使幹皮更幹,油皮出現外油內幹的情況,導致皮膚乾燥或出油失衡;冬季積累的角質層受損尚未完全修復,皮膚屏障脆弱。因此,雨水時節應注意保濕和修復屏障,採用溫和的清潔方式,避免過度去角質,選擇氨基酸潔面産品。同時,春季紫外線逐漸增強,要堅持進行防曬。

  驚蟄時節,花粉、塵螨等過敏原開始活躍。花粉、黴菌易引發蕁麻疹、過敏性皮炎等過敏性皮膚病,潮濕環境容易導致細菌滋生,混合皮、油皮易出現毛孔堵塞,導致痤瘡頻發。針對這些問題,應注重皮膚的抗敏舒緩,避免頻繁換護膚品。對於混油皮和油皮,可局部使用含水楊酸或茶樹精油的産品,以達到控油抑菌的目的。此外,加強通風除濕,減少床品螨蟲滋生也十分關鍵。

  春分時節,花粉濃度達到高峰,柳絮、楊絮開始飄散。高強度紫外線易誘發色斑、光老化,大風會加速皮膚水分蒸發,乾性皮膚可能出現皸裂,柳絮、楊絮等吸附污染物後刺激皮膚,可引發接觸性皮炎等問題。因此,春分時節要選擇廣譜高倍防曬,加強物理和化學雙重防曬。(文 楊薇)

編輯:黃非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