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慈善公益築文明、清明寄情暖沈城”暨“殯儀服務進社區、移風易俗惠萬家”大東區啟動儀式在瀋陽市大東廣場舉辦。
此次活動由瀋陽市民政局、瀋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瀋陽市福利彩票中心、大東區民政局、瀋陽市殯葬協會協辦,旨在深化殯葬改革,倡導文明祭祀新風尚。
啟動儀式 攝影 馬靜
活動現場亮點紛呈,全面展示了瀋陽市在推進移風易俗、構建綠色殯葬體系方面的成果。現場公佈了“惠民殯儀進社區示範單位”名單,12家惠民殯儀服務機構獲此榮譽。這些機構承諾推出2560元基礎治喪服務套餐,包含遺體接運、告別儀式等六項核心服務,並遵循“三零三公開”標準,確保服務透明、消費公正。
10個社區被評為“示範社區” 活動現場 攝影 馬靜
同時,大東區10個社區被評為“示範社區”,來自北苑社區、白塔社區等社區的代表接受授牌,標誌著殯儀服務網絡進一步向基層延伸。遼寧觀陵山藝術園林公墓有限公司現場捐贈200個生態葬墓位,價值116萬元,助力綠色殯葬推廣。此外,瀋陽陶然寢園有限公司等六家企業聯合捐贈3萬元,專項用於200個社區的文明祭祀創新項目,彰顯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惠民殯儀服務機構宣誓 攝影 馬靜
瀋陽市民政局副局長鄒吉東在致辭中強調,殯儀服務進社區是落實為民服務行動的關鍵舉措。未來,瀋陽將通過“誠信紅黑榜”加強行業監管,並利用福彩公益金支持海葬補貼等惠民項目。活動的最後,省市領導共同啟動“文明祭祀”裝置,標誌著瀋陽殯葬改革開啟新征程。
作為全國殯葬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瀋陽正通過“公益+生態+數字”模式探索移風易俗新路徑,為傳統節日賦予時代意義,推動殯葬服務更加便民、惠民、綠色。(文 馬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