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推進過程中,遼寧省建築業克服房地産下行壓力,實現企穩回升。2023年全省建築業總産值達4326.6億元,同比增長9.9%;2024年全省建築業總産值攀升至4445.94億元,增幅2.5%,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
當下,新質生産力成為各領域發展的關鍵驅動力。遼寧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積極響應,明確“加速推動建築業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方向,全力推動建築業高品質發展,尤其在智慧建造領域成果斐然,已初步構建起“試點先行、項目示範、技術升級、産業補鏈”的良好發展態勢。
在試點先行方面,瀋陽作為全國首批24個智慧建造試點城市,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智慧建造相關工作。瀋陽在規劃引領、技術應用、數字管理、企業培育、標準支撐等多方面先行先試,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創新工程建設監管機制等方面,有7條創新經驗做法入選住建部《發展智慧建造可複製經驗做法清單》,為全省乃至全國智慧建造提供了寶貴借鑒。
項目示範方面,遼寧省年均評選約20個智慧建造示範項目,全面覆蓋BIM正向設計、智慧工廠生産、機器人施工、智慧運維平臺等全流程創新應用。這些示範項目在實踐中成效驚人,施工效率平均提升超25%,人工成本降低超30%,工程品質一次驗收合格率超98%,充分彰顯了智慧建造的技術優勢與巨大潛力。
技術升級方面,BIM“一模到底”、GIS空間規劃等智慧建造核心技術在示範項目中廣泛應用,推動智慧建造技術在試點城市大型工程項目中的應用比例達20%。同時,近三年遼寧省裝配式建築在新建建築面積中的佔比始終穩定在 30%以上,全省城鎮新建綠色建築佔比達100%,為建築業綠色、智慧發展築牢技術根基。
産業補鏈方面,遼寧省通過培育優秀設計、施工企業發揮帶頭引領作用,逐步構建起龍頭企業、骨幹企業、成長型中小企業的梯隊結構。目前,全省已培育20余家智慧建造骨幹企業,試點城市瀋陽建設領域“專精特新”企業達119家,企業數量與品質穩步提升,為智慧建造産業生態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文 馬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