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市位於科爾沁沙地南部,是瀋陽沙化土地集中分佈的重要區域,是阻擋科爾沁沙地風沙南侵的重要屏障,也是打贏科爾沁沙地殲滅戰的關鍵戰場之一。新民市始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國有新民機械林場 供圖 新民市委宣傳部
回顧歷史,20世紀80年代中期,新民市林地面積僅47.39萬畝,森林覆蓋率低至7.5%。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林地面積已增長至73.8萬畝,森林覆蓋率提升至11.68%。2000年沙化土地面積為74.27萬畝,而最新監測結果顯示,這一數字已降至53.72萬畝,減少了20.55萬畝,沙化土地治理成效顯著。提到新民的防沙治沙工作,柳河溝鎮小朱屯村村民朱玉權高興地説:“得益於防沙造林,現在農作物的産量大大提高了,而且現在還可以利用林下空間進行種植,進一步拓寬了的增收渠道。”
林藥複合經營 供圖 新民市委宣傳部
新民市在開展防沙造林的同時,大力開發林農、林草、林藥、林菜、林菌等複合經營模式,發展多樣化的林下經濟。新民市成功引進北藥集團,落地“藥香新民”中醫藥全産業鏈項目,在發展林藥方面效果顯著。2024年,新民市種植林下中藥材5246畝,包括北蒼術、丹參、板藍根、赤芍等品種,同時技術指導于家窩堡鄉農戶合作種植板藍根18畝。秋季起收丹參140畝,産量38730公斤;起收板藍根500畝,産量100000公斤。合作種植板藍根起收並回收藥材10000公斤,種植業務全年用工3500余人次。預計2025年,種植規模將達到10146畝。
近年來,新民市始終堅定“生態立市”第一戰略不動搖,積極開展義務植樹、教育宣傳等各類活動,通過多種形式提高市民對防沙治沙的認識,激發全社會參與生態建設的熱情,助力防沙治沙工作。2023年,新民市完成“三北”工程六期任務1.32萬畝,其中人工造林0.88萬畝、退化林修復0.2萬畝、森林撫育0.24萬畝;2024年,完成5.28萬畝,其中退化林修復2.58萬畝、森林撫育2.7萬畝。
新民市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供圖 新民市委宣傳部
“為進一步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我們制定了《新民市科爾沁沙地殲滅戰行動方案(2023—2030年)》,並成立科爾沁沙地殲滅戰指揮部。按照清單化管理、項目化落實、工程化推進的工作要求,加速推進‘三北’工程六期建設。預計到2030年,全面打贏科爾沁沙地殲滅戰,屆時區域生態系統穩定性將顯著提高。”新民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趙洪軍説。(文 楊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