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治沙學府,探尋治沙成果,重走治沙歷程,傳承治沙精神……4月20日,100余名阜新研學團成員與阜新傳媒小記者走進彰武,開展“我在彰武有棵樹 傳承治沙精神”生態研學活動。在四大主題板塊與特色點位的深度體驗中,孩子們不僅為荒漠增添新綠,更在心中種下生態保護的種子,讓綠色理念薪火相傳。
在彰武治沙學校,研學隊伍聆聽專業治沙知識講解,並在遼寧省風沙所標本館近距離觀察豐富多樣的標本,見證“科技治沙”的創新成果。隨後,眾人走進萬畝松林與省界林,感受荒漠變綠洲的生態奇跡;在德力格爾區域和歐李山,生態修復與産業融合的生動實踐,讓他們直觀看到生態治理的多元成效。
研學隊伍還來到了董福財先進事蹟陳列館,孩子們通過珍貴影像與實物,了解治沙英雄紮根荒漠、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跡。研學的高潮是植樹實踐環節——孩子們揮鍬培土、提水澆灌,親手栽下一株株樹苗,將對綠色家園的嚮往化作腳下踏實的行動。
種下樹苗,也種下了傳承的使命。研學結束後,孩子們化身“治沙精神小小推介官”,通過拍攝短視頻、撰寫研學日記、繪製主題手抄報等方式,向身邊人講述彰武治沙故事。這場研學不僅是一次生態教育,更是一場精神傳承,讓艱苦奮鬥、鍥而不捨的治沙精神深植青少年心中,為生態文明建設注入新生力量。(記者 張銘哲 圖片、視頻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