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減”政策持續深化、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速推進的背景下,瀋陽市皇姑區珠江五校以“資源共享、師資共育、教研共融”為核心,依託名師工作室平臺,探索教育均衡發展新路徑。
日前,黃赫黨員名師工作室走進珠江五校濱河校區與浦江校區,圍繞“新課標視閾下革命文化題材的講讀課教學策略研究”開展聯合教研,為學校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珠江五校校長顧曉光,各校區教學校長及骨幹教師、青年教師參加活動。
學生在課堂上 供圖 珠江五校
濱河校區教師李嘉禾與浦江校區教師白倩宇以同課異構形式執教五年級下冊《青山處處埋忠骨》。李嘉禾採用 “文本深耕”策略,以問題鏈激發學生思維,通過讀寫結合引導學生感悟家國情懷;白倩宇則聚焦“情境浸潤”,層層遞進帶領學生與文本産生情感共鳴。兩位教師均立足單元整體視角,以“讀寫共生”構建知識網絡,展現了紮實高效的語文課堂。
黃赫黨員名師工作室負責人黃赫帶領成員圍繞課堂教學展開深度研討,針對“革命傳統文化核心素養與語文味融合”“單元要素中讀寫關係處理”“關鍵句品讀與全文教學關聯”三大主題分享教學策略。
教師進行教學研討 供圖 珠江五校
活動中,教師們打破校區界限,積極交流教學感悟,實現從單向輸出到多向互動的轉變。珠江五校通過整合校際課程、硬體及教研資源,發揮規模效應;名師工作室則專注開發精品課例、創新教學方法,構建“集團資源池+名師引領” 的教研模式。
此次聯合教研是珠江五校“集團化辦學+名師工作室” 協同發展的成功實踐,也是“五環十步”師訓模式的精準落地,實現了優質資源跨校區共享、師資梯隊化培養、教研生態開放化發展。
黃赫黨員名師工作室現場啟動新成員招募,並計劃依託信息化平臺,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擴大教研覆蓋面。未來,珠江五校將以名師為核心,構建“青年教師—骨幹教師—名師” 成長梯隊,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從 “活動化” 向 “常態化”轉變,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升級,走出一條以教研創新推動教育均衡發展的特色之路。(文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