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中科芯微半導體機器人研發生産基地項目在瀋陽中德園啟動。項目聚焦半導體專業設備領域的國産替代研發,將打造國內領先的集研發、生産、銷售為一體的半導體機器人研發生産基地,加速攻克“卡脖子”,填補相關領域國産替代市場的空白,推動瀋陽市鐵西區(經開區、中德園)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衝刺新高度、超車新賽道。
啟動儀式現場 供圖 鐵西區委宣傳部
突破技術壁壘 填補半導體領域國內空白
中科芯微智慧裝備(瀋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芯微”)是由素珀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素珀電子”)投資創立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專注于半導體製造核心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産業化。素珀電子于2020年6月“落子”瀋陽鐵西,在瀋陽經開區設立研發生産基地——中科芯微,逐步構建起覆蓋晶片製造前道工藝全製程的設備體系。
五年來,中科芯微年均推出5-10項創新産品,累計完成十余項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開發出20余種高精度半導體潔凈機器人系列産品,突破了相關技術壁壘,在精密傳動系統、真空環境相容性、納米級定位精度等“卡脖子”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啟動儀式 供圖 鐵西區委宣傳部
此次啟動的中科芯微半導體機器人研發生産基地項目計劃總投資5億元,佔地面積6.9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約8.3萬平方米,將建設數字化智慧製造生産廠房、半導體核心設備實驗室、研發綜合樓等設施。項目竣工投産後,可實現年産半導體機器人1000台套,預計新增産值10億元,稅收5000萬元,新增就業500余人。
展板文字介紹 供圖 鐵西區委宣傳部
感受營商沃土 吸引上下游企業補鏈強鏈
“項目的成功啟動,讓企業真切感受到‘瀋陽速度’與‘振興誠意’。”素珀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中科芯微智慧裝備(瀋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玉東表示,從五年前企業落戶瀋陽經開區、中德園開始,就不斷體會著瀋陽鐵西這片營商環境沃土的強力支撐。希望在新的研發生産基地建成後,依託本地産業鏈、供應鏈的帶動,能夠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加入,共同形成産業鏈聚集發展的良好態勢。
本次項目從政策專班對接、土地要素保障等高效服務,到中德園的産業鏈協同配合,再到區域內瀋陽工業大學、瀋陽化工大學兩所高校的政校企合作和人才支持,處處體現出瀋陽鐵西的發展“硬實力”和營商“軟環境”,也讓企業感受到瀋陽“打造東北半導體産業新高地”的戰略決心。
作為項目的服務保障方代表,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園項目(企業)服務中心主任王大力表示:“項目是區域發展的生命線,我們一直在為企業提供全鏈條‘保姆式’的精密對接服務。”今年,瀋陽經開區、中德園還會將整體項目服務模式從“店小二”升級為“快遞員”,推動服務理念、機制、效能實現系統性變革,用“快遞員”式的主動作為、上門服務,催生發展質變,真正讓企業在鐵西無顧慮投資、無干擾建設、無障礙發展。
鑄強新質引擎 新材料産業集群持續壯大
鐵西區(經開區、中德園)相關負責人在活動致辭中表示,本次項目的啟動,實現了高精尖技術與鐵西“大國重器”深厚底蘊的深度融合,不僅體現了素珀電子的長遠戰略眼光,也標誌著鐵西多元佈局、補齊短板的業態培育初見成效。科技創新企業與工業大區的“強強聯合”,必將為瀋陽新材料産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注入強勁動力。
施工設備整裝待發 供圖 鐵西區委宣傳部
今年以來,鐵西區依託漢京、賀利氏等龍頭企業,持續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先進新材料産業發展能級,推動新材料産業集群高品質發展。一季度,鐵西區新材料産業集群實現規上産值75.9億元,同比增長9.7%,約佔全市48.6%,排名全市第一。
鐵西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鐵西區將全面加快項目建設步伐,立足自身産業基礎和發展定位,全力構建具有區域發展特色的新材料及積體電路産業體系,提質升級先進金屬、化工、無機非金屬材料産業鏈條,培育壯大超高純凈石英半導體材料産業規模,全力支持中科芯微申報潛在獨角獸企業,推動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新興産業發展壯大,為區域經濟發展蓄勢賦能。(文 金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