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期,大連市普蘭店區蓮山街道的田野間躍動著別樣春韻:在産業聯合黨委的帶領下,智慧農機列隊耕作、無人機群低空織網、優選良種蓄勢萌發,一幅農業現代化圖景正徐徐展開。
優選育種孕育“金色希望”。蓮山街道農作物種植聯合産業黨委中心村潘店村黨總支書記于增年的工作服口袋裏,裝著兩袋花生樣本,分別是去年引進的日本花生和今年新選的黑花生。日本花生雖産量穩定,卻不及新選育的黑花生飽滿油亮。黑花生長得快、個頭大、營養價值高、經濟收益好。“種子是莊稼人的命根子。”這位皮膚黝黑的書記輾轉多個農業站,結合村土質情況和年收益情況等層層篩選把關,最終敲定的黑花生品種既契合富硒土壤特性,技術檢測也表現出良好的活性。
“鋼鐵幫手”按下春播加速鍵。在潘店村的百畝農田裏,蓮山街道農作物種植産業聯合黨委引入的“肥料+種子+環保地膜”三合一系統的智慧農機正隆隆作響,如同精準的田間畫師,旋耕、施肥、播種、覆膜等工序一氣呵成。村民老李看著原本大半個月的播種任務在一天內完成,不禁感嘆:“這鐵傢夥幹活比十個老把式還利索!”播種機在産業聯合黨委中不斷流轉,使加入到産業聯合黨委的村(社區)種植效率直接提高150%。
“抱團耕作”唱響春耕新調。2023年,蓮山街道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7個村(社區)共同參與産業聯合黨委,開啟提質增效耕作新模式。應用新農機、新技術,優化提升品種結構,推廣拓展高效綜合種植。此外,産業聯合黨委通過引入無人機輔助種植,將昔日人力巡田變為雲端監管,傳統施肥升級為變數噴灑,讓農民從“獨行軍”變成“聯合軍”,不僅擴大了種植面積,更有效節約了人力物力。
蓮山街道農作物種植聯合産業黨委本次春種綜合種植玉米、花生、大豆、苗圃等農作物耕種面積800余畝,預計收入可達200萬元,大大提高了村集體收入。這場春播春管第一仗,在種植産業聯合黨委的帶領下,從“各自為戰”轉向“聯合作戰”,讓富裕村和薄弱村優勢互補、抱團取暖、合作共贏,讓居民能安心、增信心、有決心把日子越過越好。(文 楊連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