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勞動教育內涵,瀋陽市大東區杏壇小學低年部近期以“五育融合”為核心理念,開展勞動月活動。活動以“我的教室我打掃”校園實踐為起點,延伸開展“勞動小能手”家庭活動,構建起“校園—家庭”雙軌勞動育人體系,讓“勞動最光榮”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學生在教室內勞動 供圖 杏壇小學
每週一清晨,“勞動小分隊”活躍在教室的各個角落。班主任化身“勞動導師”,創新採用“分解動作+情景模擬”教學法,將掃地、擦桌子等日常勞動轉化為趣味闖關任務。“掃地要像小螃蟹橫著走”“擦桌子要畫S型魔法圈”等童趣口訣,讓清潔標準變得生動易記。在“勞動小明星”展示欄的激勵下,同學們爭相參與勞動,從最初的手忙腳亂,逐步成長為“整理達人”“清潔標兵”。
學生在家中勞動 供圖 杏壇小學
“五一”假期,學校推出“勞動小能手”打卡任務單,將疊衣、澆花、整理書架等家務勞動設計成趣味闖關遊戲。家長們積極配合,用鏡頭記錄下孩子勞動的情景:有的踮腳晾曬衣物,有的專注擦拭玩具箱……“原來我的寶貝會做這麼多事!”家長們在打卡反饋中驚喜地發現孩子的成長。通過“照片+視頻+心得”三位一體的記錄方式,勞動實踐不僅成為學生成長的見證,更化作家校共育的生動注腳。
在為期一個月的勞動實踐中,學生們收穫的遠不止乾淨整潔的環境。小組合作勞動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協作意識;整理個人物品讓“物歸原位”的秩序感深入人心;每日勞動打卡教會他們堅持的意義。更令人欣喜的是,勞動教育悄然改變著學生的行為習慣——主動整理書包、為家人準備早餐、照顧弟弟妹妹。
從校園到家庭,從技能學習到品格塑造,杏壇小學低年部的勞動教育實踐正以創新的雙軌模式,為學生打開認知世界、踐行責任的大門。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勞動教育課程建設,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在勞動中收穫成長、在實踐中綻放光彩,培育出新時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勤耕少年。(文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