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牌儀式 攝影 楊薇
在科技與醫療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正加速重構醫療行業新格局。5月17日,電子科技大學“人機智慧技術與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合作醫院”項目在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式揭牌成立,同步舉辦“智匯未來·AI康復技術學術研討會”,標誌著國家“人工智能+醫療”戰略在東北地區的落地。這一國家級科研平臺與區域龍頭醫院的強強聯合,開創了“産學研醫”深度融合的創新合作模式。
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卞崴致辭 攝影 楊薇
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卞崴在致辭中表示,作為東部區域醫療中心、東北地區神經康復領域的開拓者,醫院始終秉承“以病人為中心、以醫療品質為核心”的理念,率先構建醫工融合創新平臺。目前已完成下肢外骨骼機器人、腦機介面、近紅外腦功能成像等智慧設備的臨床轉化,此次與電子科技大學的深度合作,將加速醫療人工智能技術的迭代升級。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邱靜講話 攝影 楊薇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邱靜介紹,該校依託國家重點實驗室、國防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成立了包括機器人研究中心在內的多個跨學科特色研究中心。在進一步整合學術資源的基礎上,2018 年9月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為發展人工智能科技與産業提供強有力平臺。此次合作將充分發揮高校科研實力與醫院臨床資源的協同效應。
作為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國家級科研平臺,人機智慧技術與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攜頂尖科研團隊與智慧演算法、醫療大數據分析、智慧診療系統研發等前沿成果,與東部區域醫療中心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依託醫院豐富的臨床診療數據庫、先進的診療設備及成熟的醫療服務體系,通過整合人工智能技術與臨床醫療資源,聚焦智慧輔助診斷、醫療機器人開發、精準康復治療、醫學影像智慧分析等核心方向,共同攻克醫療智慧化關鍵技術難題,推動科研成果快速轉化應用,為患者提供更高效、精準、智慧的醫療服務。
活動匯聚電子科技大學的學者、人工智能領域權威專家、醫療行業資深學者等。活動亮點紛呈,由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卞崴和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邱靜進行揭牌;與會嘉賓圍繞“人工智能賦能醫療創新發展”高端對話,分享前沿技術動態、探討合作發展路徑、共繪智慧醫療藍圖。
活動現場同步啟動首批重點工程:智慧診療設備研發、複合型人才培養、臨床轉化應用工程。與會專家圍繞腦機介面技術、下肢外骨骼機器人臨床應用等議題展開深度探討。
此次活動既是雙方深度合作的戰略起點,更是開啟醫療智慧化變革的重要契機,構建了覆蓋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的全週期智慧醫療服務體系。項目落地不僅將提升東北地區醫療技術水準,更將為全國“人工智能+醫療健康”發展提供可複製的樣板經驗,助推健康中國戰略實施邁入新階段。(文 楊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