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晨寶馬瀋陽生産基地創新工作室以“創新調節工具設計”再添一項國家專利,將公司專利總數增至469項。一線員工們將巧思靈感轉化為實用方案,是華晨寶馬堅持和鼓勵以創新促發展、以匠心促智造的縮影,更為寶馬新世代車型的本土化生産積蓄創新勢能。
華晨寶馬瀋陽生産基地 供圖 寶馬集團
寶馬瀋陽工廠一直以企業創新精神賦能員工,整個生産基地涌現出全國勞模1人、省級勞模7人、市級勞模38人,先後建立了14個勞模創新工作室,分佈于華晨寶馬的各個領域。針對生産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點,勞模創新工作室的骨幹們提出更具實用性和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每年申報約30項國家專利,産生經濟效益超千萬元。
最新的一項專利“創新調節工具設計”,來自華晨寶馬工會創立的第一家工作室——安亮勞模創新工作室。在車身鈑金返修高級技師、全國勞模安亮的帶動下,工作室專注車身工藝突破,榮獲8項國家專利,僅針對一款車型就實施了20余項工具改進,從細節處快速帶動華晨寶馬先進生産的創新突破。
寶馬員工工作中 供圖 寶馬集團
放眼整個華晨寶馬瀋陽生産基地,創新工作室的成果遍地開花,在生産、物流、安全、研發的全維度裏,促進先進生産不斷完善,為客戶體驗錦上添花。攻堅成果也激勵了匠心精神與創新探索在員工中傳承發揚,不斷有能人加入這些以創新為目標的團體,為企業培養和儲備高技能人才。
隨著技術不斷更新換代、市場不確定性的快速提升,單打獨鬥的封閉式創新已經不再適應時代要求。華晨寶馬協同相關産業界、學術界,建立跨行業、跨企業的創新工作室聯盟,以開拓創新、共創共贏為原則,深度融合各方所長,共同推進各領域創新技術成果的轉化與落地。
寶馬員工工作中 供圖 寶馬集團
創新不應止于自身。在相關産業鏈上下游,華晨寶馬亦積極匯聚各方力量,互促互助,在技術領域不斷創新。日前,由瀋陽市總工會發起的“瀋陽市汽車及零部件産業鏈工建聯盟”(以下簡稱“工建聯盟”)正式成立。華晨寶馬作為鏈主單位,帶領首鋼、海斯坦普、名華模塑、採埃孚等30家上下游企業,通過舉辦職工技能競賽、創新工作室聯盟等方式,實現技術協同與優質資源共享,以創新技術賦能汽車産業。
首款中國專屬新世代車型將是SAV車型,目前,首款國産BMW新世代車型的測試車已在華晨寶馬裡達廠區下線並開啟全面測試,明年將與中國消費者見面。新世代的到來,對本地工廠的研發能力、生産效率和協同水準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品質與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寶馬將繼續攜手八方合作夥伴,同向同行,共創未來,為新世代的到來做好準備,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文 李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