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著力構建四季消費場景 冰雪景區“一專多能”
來源:人民日報  |  2025-05-21 09:57:00

  暖陽下的滑雪場上,工人們忙著拆解雪地傳送帶、圍擋、安全網等設施。賽道中間,幾臺小旋耕機來回穿梭,土層被鋒利的旋耕刀翻開,工人們緊跟其後,清理雜物。

  這裡是位於遼寧阜新市四合鎮黃家溝村的室外滑雪場。“氣溫升高,我們正在轉換業態,把滑雪場這塊地翻整成梯田,讓遊客過來觀賞風景、認領稻田、體驗農耕。等到冬天,再復原到滑雪場模式。”黃家溝旅遊度假區總經理王敏介紹,滑雪場下方相對平整的場地,規劃建設休閒營地、兒童戲水樂園等,還將邀請演藝團隊過來演出,吸引更多遊客。

  10多年前,黃家溝村曾聚集著化工、煉鐵、鑄造等多家企業。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工廠陸續搬離。村裏轉變思路,依託自然資源和工業遺産發展旅遊業,將企業辦公樓、鑄造車間改成民宿酒店、遊客服務中心,並建設了滑雪場,吸引冰雪運動愛好者前來遊玩。

  冬天過去,冰雪消融,如何持續發揮景區吸引力?放眼遼寧,黃家溝旅遊度假區等冰雪景區都在想辦法、找路子,努力讓冰雪場地設施實現從“一季熱”到“四季火”。

  位於本溪市溪湖區的東風湖冰雪大世界,冰雪設施已拆卸完畢。“我們將湖邊的冰雪場地改造升級成度假樂園,涵蓋山地徒步、非遺研學等體驗項目,在湖面上開發了垂釣、遊船等項目。”景區負責人王軍説。

  在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首批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地天橋溝冰雪世界內,工人們在滑雪賽道上種植了品種各異的觀賞花。山頂的戲雪滑冰場地,被改造為咖啡館、露營地等休閒場所,遊客可在此賞雲海、看日出。

  “針對滑雪賽道,我們設計了賞花徒步觀光路線。原來的雪圈、雪地摩托等場地,推出了林中穿越體驗項目等。”天橋溝景區總經理劉湘林介紹,景區還結合東北抗聯精神,著力開發紅色旅遊資源。

  由瀋陽東北亞國際滑雪場改造成的雲端草原開園,景區首次實現四季運營;瀋陽怪坡國際滑雪場推出民俗體驗、親子趣味運動會等新項目;在蓋州市小石棚鄉周屯村金溪谷冰雪大世界,東北特色民俗館、非遺文化園等吸引遊客紛至遝來。

  支持冰雪景區從冬季運營模式切換至春夏季運營模式,遼寧文旅部門積極發力。自4月起,遼寧文旅部門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開展業務培訓,指導冰雪景區深度挖掘四季資源稟賦、拓展多季節産品開發思路、培育複合型運營人才,引導相關景區開展系統性轉型升級,構建起四季消費場景,努力實現全年客流均衡分佈與旅遊收入可持續增長。(記者 劉成友 劉洪超)

編輯:蔣碩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